当前位置: 首页» 石大评论

评论:高校必须坚守意识形态红色阵地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今天,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已成新常态。特别是在某些势力热衷以高校为目标,持续进行分化、西化的情况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以及教育安全至关重要,高校在把握方向、立德树人方面的使命更加艰巨,必须肩负起引导高校师生坚守红色阵地,自觉强化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现实课题。作为人才和知识的集聚地,穿透迷雾,净化热土,建设精神家园,高校责无旁贷。

坚守意识形态红色阵地,必须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和传统美德教育。另一方面,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和精神引领的同时,对西方文化、西方思想以及各种社会思潮要有更理性的认知、更广泛的交流、更令人信服的交锋。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凝聚价值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对外来文化、各种思潮能够辩证分析,善于扬弃。

坚守意识形态红色阵地,必须始终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近日关于大学课堂不能讲什么的争论再度引发关注。曾经有媒体历时半个月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走进约百个专业课的课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甚至还有偏激倾向,这些现象绝非孤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学术争鸣需要保障自由空间,但更需要在合理合规的轨迹坐标上运行,避免随意而任性地“抹黑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特征,高校加强思想引领,要在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反对什么、警惕什么等原则问题上,举旗帜、指方向、亮底牌、点要害,要切实巩固意识形态红色阵地,无论是教学和教材编写,还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论坛,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坚守意识形态红色阵地,必须占领舆论宣传制高点。一要注重理论阵地建设,增强理论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特别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其在思想政治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用科学的理论阐释坚定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自信。二要注重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强化舆论引导能力。要加强校报、广播、电视台、板报和宣传栏等传统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同时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微博、微信互动平台,主动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疏堵结合,消解偏执情绪。三要注重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信息沟通、反馈和监管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教育氛围,组织和引导各种社团开展正能量的活动实践,把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每一道关口。

学者崔卫平曾经说过: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这段话同样适用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多一点担当与坚守,我们的红色阵地就会多一份明亮与坚实。

(杨关玲子  李永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