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700万个生物物种中存在八种结构“设计基元”,有效利用“设计基元”结合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性设计是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促进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行执行院长宋先知教授特邀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段文会教授于5月15日16:00在三教201作学术报告。学院青年教师周蒙蒙到场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段文会教授以“先进生产方法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基于跳蚤骨骼的结构设计基元研究进展”为题,针对脆性工程材料强度和损伤容限之间的矛盾问题,阐述了一种新的具有不对称旋转自由度的节段式设计范式,并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张力的流体几何设计,纳米科学多尺度结构设计,以及人工智能与无序结构设计的具有渐进式破坏行为的轻质高强韧工程材料。
段文会教授指出,在自然界700万个生物物种中存在八种结构“设计基元”,要积极将利用这八种“设计基元”并结合仿生学设计原理,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向自然界学习,开发新型设计范式。段文会教授强调,在开发射流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岩石微观结构,通过表面张力的流体几何特点,使射流流体精准通过岩石空隙破坏岩石结构,进而达到破岩效果。该技术可利用高精度的3D打印技术进行模拟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报告结束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向段文会教授提问,段文会教授结合研究经验与大家进行深刻的交流探讨。会后,宋先知院长为段文会教授增送我校讲座纪念礼品并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