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动态 >

信息学院举办第二届国际青年论坛分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日期: 2019-06-14

  2019年6月12日下午,第二届国际青年精英论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论坛在主楼B座1421会议室举办。由学院邀请的3位参加学校青年精英论坛的青年学者同参加分论坛的50余名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分论坛由院长刘伟峰主持。

  刘伟峰首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信息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对参加分论坛的青年学者表示欢迎。

         

  来自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刘聪博士和来自挪威工业科技研究院的赵大鹏博士分别作了题为“Sampling Business Process Event Logs Using Graph-based Ranking Model”和“面向智慧钻井的极值搜索算法:应用与挑战”的学术报告。刘聪博士的报告主要针对大规模事件日志挖掘的性能瓶颈,提出了针对大规模事件日志的LogRank采样方法,在保证挖掘模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挖掘效率。赵大鹏的报告主要围绕钻柱动力系统的特殊结构特点和行为对钻井预测与优化控制的巨大挑战展开,介绍了他如何利用现场井下测试数据,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数据可靠性,提升钻井的优化控制质量。

         

  此外,此次分论坛还邀请了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博士后刘毅做了题为“Convex Formula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with Superpixels”的远程视频学术报告。

  会后,刘伟峰和参加分论坛的青年学者进行了人才引进的意向洽谈。

  

  附:青年学者简介

  

  刘聪,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博士生,近几年来专注于业务过程管理、过程挖掘、Petri网理论与应用等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500余次。2015年,获欧洲科学院院士Wil van der Aalst教授全额奖学金资助前往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获教育部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3项。  

  赵大鹏,挪威工业科学院( SINTEF)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热钻井技术与钻井效率优化技术的研发,主要涉及钻柱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与现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曾于2016年底在挪威科技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期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钻柱动力学及其减振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8-2012期间,作为海洋结构工程师就职于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针对海上油气田开发平台的大型扭转设备,作振动监测与分析,并设计开发相应的减振结构。  

  刘毅,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光谱图像及三维激光雷达数据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该职位期间利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了一系列算法和方案解,实现了诸多特征提取及图像增强的应用,解决了在有限样本和标记下的疾病诊断问题。博士毕业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研究方向为基于图像逆问题和统计机器学习的遥感图像分析和应用,期间曾荣获该领域顶级会议IEEE IGARSS的Best Paper奖,并且多次获得该顶会的Travel Grant奖项。提出的SuperSALSA算法被选为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的2018年5月月刊封面文章。此外,曾获ERCIM Grant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