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学院校级、院级基地简介及2021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需求统计
2021年石油工程学院拟招收全日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8名(10名为克拉玛依校区导师招生指标),其中以校级基地导师组招收74人、以院级基地导师组招收12名,以导师自主安排专业实践进行招生42名。各校、院级基地简介及专业硕士实践需求统计如下。
一、校级基地简介及202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需求统计
序号 |
校级基地工作站名称 |
需求人数 |
1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6 |
2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 |
3 |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10 |
4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6 |
5 |
新疆油田 |
8 |
6 |
塔里木油田 |
11 |
7 |
大港油田 |
11 |
总计 |
74 |
1.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工程技术研究院)是由原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强强联合、重组整合形成,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院下设7个机关处室、10个研究机构、1个休斯敦研究中心、1个国际业务部、1个实验中心、2个直属单位、2个项目部。拥有油气钻井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美国休斯敦非常规工程技术实验室。现有员工124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6名,教授级高工38名。
“十一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集团公司科研课题398项(国家课题50余项),研发形成了以深井超深井钻井、水平井钻井、页岩气钻完井、煤层气钻完井、储气(油)库建设工程、钻井测量、完井压裂和非常规油气藏评价等8套综合技术、18项特色技术为代表的油气钻完井技术体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授权专利611件(发明专利199件,国际专利10件),制修订标准182项,发布新产品12项。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和连续管作业机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二五”十大技术利器,SDI提速工具获2015年美国E&P工程创新奖和2017年CIPPE金奖。在井筒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需求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测井工程、材料与化工、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查永进 |
宁正福 |
2 |
2 |
宋先知 |
3 |
陈朝伟 |
盛茂 |
1 |
4 |
田守嶒 |
5 |
张辉 |
6 |
李世远 |
7 |
谭春飞 |
8 |
葛云华 |
宋先知 |
1 |
9 |
郭庆丰 |
王海柱 |
1 |
10 |
何爱国 |
石军太 |
1 |
11 |
张洪 |
12 |
顾岱鸿 |
13 |
蒋宏伟 |
刘伟 |
1 |
14 |
薛亮 |
15 |
张辉 |
16 |
靳建洲 |
李军 |
1 |
17 |
王海柱 |
18 |
李万军 |
蒋官澄 |
1 |
19 |
刘硕琼 |
蒋官澄 |
1 |
20 |
汪海阁 |
赵海峰 |
2 |
21 |
宋先知 |
22 |
谭春飞 |
23 |
刘伟 |
宋先知 |
1 |
24 |
张辉 |
25 |
乔磊 |
高宝奎 |
1 |
26 |
张辉 |
27 |
王开龙 |
黄中伟 |
1 |
28 |
王玺 |
蒋官澄 |
2 |
29 |
谭春飞 |
30 |
软件研发,智能钻完井 |
崔猛 |
宋先知 |
1 |
31 |
钻井或钻井液 |
程荣超 |
金衍 |
3 |
32 |
卢运虎 |
33 |
冯杰 |
李志勇 |
2 |
34 |
叶艳 |
35 |
郑力会 |
36 |
油田化学 |
王建华 |
蒋官澄 |
1 |
37 |
李志勇 |
38 |
叶艳 |
39 |
赵雄虎 |
40 |
周劲辉 |
41 |
机械 |
王兆会 |
高宝奎 |
1 |
42 |
谭春飞 |
43 |
袁光杰 |
田守嶒 |
1 |
合计 |
26 |
2.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内,注册资金12亿元,现有专业技术研究人员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以上人员200多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环保和应急技术专家、中国石油高级技术专家、兼职博士生导师知名专家、教授35人
研究院拥有国家科技部“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石化联合会认定“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含油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中心”,同时建有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环境监测总站”、“静电检测中心”等安全环保科技支撑平台。研究院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等120余项,获得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奖,共计获得省部级及各种协会科技进步奖65项。其中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励8项、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6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3项。申报“利用油泥热解残渣制备新型采油废水吸附剂的方法”、“一种基于磁记忆效应的弯管损伤扫描检测装置”、“轻质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等中国专利共计140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获得授权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申报软件著作权3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26件。牵头或参加标准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32项,企业标准103项。
主要需求的专业领域: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梁爽 |
李轶明 |
1 |
2 |
罗方伟 |
李轶明 |
1 |
合计 |
2 |
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1)企业简介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累计承担国家973、863、重大专项及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56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9项,申请专利1676件(发明专利1269件),发表论文1000余篇,制修订国家、行业、集团标准35项,出版专著13部,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中石化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国际先进的岩石三轴应力测试系统、钻井模拟试验台架等大型研究设备600余台套,设计分析软件60余套。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复杂结构井钻完井技术、特殊储层识别与改造技术和深水钻完井技术5套特色技术体系。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业务发展的参谋部、石油工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支持中心。
需求的专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张金成 |
高德利 |
1 |
2 |
李军 |
3 |
王怡 |
金衍 |
1 |
4 |
侯冰 |
5 |
鲍洪志 |
李军 |
1 |
6 |
张辉 |
7 |
田守嶒 |
8 |
李俊健 |
9 |
杨小华 |
赵雄虎 |
1 |
10 |
何祖清 |
李军 |
2 |
11 |
柳贡慧 |
12 |
张进双 |
宋先知 |
1 |
13 |
樊洪海 |
14 |
储层改造 |
王宝峰 |
赵海峰 |
1 |
15 |
姚奕明 |
马新仿 |
1 |
16 |
王雷 |
17 |
智能钻井 |
张洪宝 |
陈冬 |
1 |
18 |
黄世军 |
合计 |
10 |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简介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海油研究总院”)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分别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中国海油所属最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公司勘探开发业务提供常规和纵深性的技术支持,为中下游领域油气利用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承担国家和公司的重要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承担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内外宏观经济与能源行业形势分析研究。
中海油研究总院主要业务范围涵盖勘探地质、开发评价、钻采研究、提高采收率、基本设计、深水工程、安全评价、环境评价、节能评估、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以及非常规能源研究等各个方面。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拥有地球物理、提高采收率、深水工程、边际油田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等4个国家级及5个集团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海油研究总院共有15个院、中心、部门,拥有员工1000余人,每年承担300余项各类科研生产任务。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9项,获得的集团公司和各类省部级奖项共计526项,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113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94个,过去五年共发表各类期刊论文近2000篇。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集团公司资深专家2名,集团公司级专家25名,总院级专家17名。
需求的专业领域: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压裂、储层改造 |
范白涛 |
邓金根 |
1 |
2 |
韩国庆 |
3 |
采油工艺 |
于继飞 |
韩国庆 |
1 |
4 |
钻完井 |
许亮斌 |
张辉 |
1 |
5 |
提高石油采收率 |
张健 |
李宜强 |
1 |
6 |
万涛 |
7 |
于海洋 |
8 |
油气田开发 |
康晓东 |
郭小哲 |
1 |
9 |
姚约东 |
10 |
郑力会 |
11 |
程时清 |
12 |
张贤松 |
陈民锋 |
1 |
13 |
李俊键 |
14 |
田冷 |
合计 |
6 |
5.新疆油田
(1)企业简介
新疆油田现已发展成为业务涵盖科学技术研究、油气预探与油藏评价、油气开发与生产、油气储运与销售4项核心业务和16项辅助业务,以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为主的现代化油气田企业,预计到2025年,原油产量达到1580万吨以上,油气当量达到2000万吨。
近年来,新疆油田创造性地提出了“跳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的勘探思路,发现了玛湖地区10亿吨级砾岩大油区,是我国陆上石油勘探近十年取得的最大成果,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十三五期间,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6项、专利授权59件、软件著作权44件。近期,又成立了以罗平亚、李根生院士团队为主的新疆石油石化行业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将进一步提升新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专业实践需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藏工程 |
闫利恒 |
杨胜来 |
1 |
2 |
试油完井 |
薛承文 |
韩国庆 |
1 |
3 |
钻井工程 |
关志刚 |
杨虎 |
1 |
4 |
戎克生 |
杨虎 |
5 |
赵雄虎 |
6 |
张文波 |
杨虎 |
7 |
油气田开发 |
妥宏 |
姚约东 |
1 |
8 |
周伟 |
章星 |
9 |
罗强 |
章星 |
1 |
10 |
万涛 |
11 |
于海洋 |
12 |
唐可 |
章星 |
13 |
采油(气)工艺 |
陈森 |
林伯韬 |
2 |
14 |
庞占喜 |
15 |
黄晓东 |
韩国庆 |
16 |
油田化学 |
董景锋 |
牟建业 |
1 |
17 |
王飞 |
18 |
章星 |
19 |
张敬春 |
牟建业 |
20 |
张士诚 |
合计 |
8 |
6.塔里木油田
(1)企业简介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地区公司,主要在塔里木盆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化生产、科技研发、工程技术攻关等业务,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油气生产供应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作业区域遍及南疆五地州,现有员工1.07万人,是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公司始终以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为己任,坚持“采用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工艺技术,实现塔里木石油会战高水平高效益”的“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实行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依托、市场化运行、合同化管理,累计发现和探明31个油气田,探明油气储量当量26.2亿吨,生产油气产量当量超3.6亿吨,建成2600万吨级大油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持续攻关,油田累计获得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级19项、省部级354项、专利授权821项,形成了适应塔里木地质特征、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公司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7项,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3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技项目8项,油田公司科技项目24项。
需求专业领域: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田开发 |
潘文庆 |
董平川 |
1 |
2 |
开发地质 |
韩剑发 |
董平川 |
1 |
3 |
油气藏工程 |
肖香姣 |
田冷 |
2 |
4 |
王陶 |
杨胜来 |
2 |
5 |
钻井工程 |
滕学清 |
陈勉 |
4 |
6 |
金衍 |
7 |
李宁 |
卢运虎 |
8 |
叶艳 |
9 |
杨成新 |
陈勉 |
10 |
卢运虎 |
11 |
朱金智 |
金衍 |
12 |
叶艳 |
13 |
赵雄虎 |
14 |
周志世 |
卢运虎 |
15 |
叶艳 |
16 |
赵雄虎 |
17 |
采油气工程 |
彭建云 |
陈勉 |
1 |
18 |
董平川 |
19 |
卢运虎 |
合计 |
11 |
7.大港油田
(1)企业简介
天津工程师学院于2016年11月成立,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大港油田公司共建,通过整合校企教育资源,实行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协同培养本科生、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及企业在职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所属的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地区分公司,勘探开发范围地跨津、冀、鲁25个区、市、县。现有机关部门16个、直属单位5个、所属单位40个,各类用工2.45万人。公司业务包括上市、未上市、矿区服务、多元投资四部分,主要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油气管道运营、储气库运营、技术咨询服务、修井作业、井下测试、物资供销、信息通讯、检测评价、电力供应、矿区服务、多元投资等。公司拥有一支以7名中石油集团公司专家、3名油田公司资深专家、21名首席专家、50名高级专家、149名专家为龙头,规模总数达1629人专职从事科研项目攻关、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推广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研发人员403人,中级及以下职称研发人员1226人,专业涉及油气勘探、油田开发、工程技术、生产服务、信息通讯等领域。油田公司组织开展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局级课题攻关项目,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68项。公司建有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石油工程研究院等5个专门研究机构,基层单位地质、工艺等研究所18个,海外采油和煤层气2个对外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科研仪器设备较为完善,拥有岩石物性分析、三次采油、钻采工具等专业实验室,配置了PVT相态分析仪、旋转流变、微观驱替可视化模拟装置、平流泵、多功能泡沫驱物理实验装置、多功能试验机等208台(套)研发、实验、检测设施设备,可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及团队的办公、科研需求。
需求专业领域: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等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气藏工程 |
马小明 |
曹仁义 |
1 |
2 |
程林松 |
3 |
兰朝利 |
4 |
三次采油 |
王晓燕 |
郭小哲 |
1 |
5 |
廖新维 |
6 |
杨胜来 |
7 |
调剖调驱 |
熊英 |
刘慧卿 |
1 |
8 |
王敬 |
9 |
地面工程工艺 |
项勇 |
檀朝东 |
1 |
10 |
油藏工程 |
芦凤明 |
兰朝利 |
1 |
11 |
气驱注采工程 |
程海鹰 |
韩国庆 |
1 |
12 |
廖新维 |
13 |
压裂 |
田福春 |
金衍 |
2 |
14 |
卢运虎 |
15 |
赵海峰 |
16 |
钻井液 |
尤志良 |
蒋官澄 |
1 |
17 |
卓绿燕 |
蒋官澄 |
1 |
18 |
|
|
郭元庆 |
赵雄虎 |
1 |
合计 |
11 |
二、院级基地简介及202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需求统计
序号 |
院级基地工作站名称 |
需求人数 |
1 |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 |
2 |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 |
3 |
数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 |
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
4 |
5 |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1 |
6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分公司 |
2 |
总计 |
12 |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基地简介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并获得江苏省政府“双创计划”、国家中组部“**”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工程全流程一体化软件的研发、技术咨询,以及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油藏”管理与服务。公司注册资金1724.1379万元,核心研发与技术团队中12人拥有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院校博士学位。
(2)基地需求内容(含需求人数、专业方向、素质要求等)
需求2人,油气田开发工程,熟悉掌握油气田开发数模软件者优先。
(3)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龚斌 |
陈冬 |
2 |
2 |
潘焕泉 |
陈冬 |
3 |
油气田开发 |
龚斌 |
薛亮 |
4 |
王秀宇 |
5 |
潘焕泉 |
薛亮 |
6 |
王秀宇 |
合计 |
2 |
2.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基地简介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专门从事煤层气地面开发和煤田地质勘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注册资金150188.96万元,拥有固体矿产勘查(乙级)、气体矿产勘查(乙级)资质,可完成煤层气开发工程的井网布置、钻井、压裂、排采、修井等工艺的设计与施工。现有8个控股子公司。
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程研究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册地址为山西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培训、产业应用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主要业务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勘探设计、施工监理、测井、录井,煤层气检验化验等。
(2)基地需求部门(企业下属的研究院等二级部门)
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程研究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册地址为山西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工程咨询、工程设计、业务培训、产业应用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主要业务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勘探设计、施工监理、测井、录井,煤层气检验化验等。
(3)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 |
气藏工程 |
白建平 |
石军太 |
1 |
合计 |
1 |
3. 数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基地简介
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iRock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0年9月,目前为全球三家可提供全面“数字岩心”分析服务的公司之一。“数字岩心”分析技术,以岩心的微观结构作为平台,在此平台上进行物理建模与流动模拟,从而获得岩心的物理性质和岩心内部流体流动特征曲线。这些物理参数和特征曲线是石油公司油田规划和生产开发的必要依据。
(2)基地需求部门(企业下属的研究院等二级部门)
项目部
(3)基地需求内容(含需求人数、专业方向、素质要求等)
石油工程和地质工程相关专业都有需求。专业排名前15%,学习工作态度积极,认真负责,英语达到6级水平
(4)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朱健 |
杨胜来 |
2 |
2 |
隋微波 |
3 |
董虎 |
杨胜来 |
4 |
程林松 |
5 |
田迎春 |
曹仁义 |
6 |
陈强 |
黄世军 |
7 |
马克 |
薛永超 |
合计 |
2 |
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1)基地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油的地区分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营业务涵盖原油、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和销售等,拥有油气勘查项目6个,分布在苏、皖、滇、黔、川、鄂等6个省(区),勘查面积1.95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近0.6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4.94万亿方,已建成苏北和滇黔北两个油气生产基地,油气当量突破百万吨。
(2)基地需求部门(企业下属的研究院等二级部门)
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
(3)基地需求内容(含需求人数、专业方向、素质要求等)
油气田开发工程方向需要4人,英语达到四级要求。
(4)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刘成 |
陈民锋 |
4 |
2 |
郭小哲 |
3 |
于宝石 |
代金友 |
4 |
王建君 |
代金友 |
5 |
高浩宏 |
郭小哲 |
6 |
采气工程 |
高浩宏 |
韩国庆 |
7 |
石军太 |
8 |
杨胜来 |
9 |
于宝石 |
韩国庆 |
10 |
气藏工程 |
刘成 |
石军太 |
11 |
储层改造、提高采收率 |
王建君 |
石军太 |
合计 |
4 |
5.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基地简介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是目前中石化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油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全职科研单位,承担着西北油田分公司的钻井、完井、测试、采油、储改、修井、地面、防腐等专业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引进推广、现场指导、质量检测及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在油田高效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工程技术“参谋部”和“作战部”的双重作用。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3月,由原西北石油局测井站整体、工程作业大队部分组建而成油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为适应塔河油田大规模开发建设需要,更名为“工程技术研究院”,2002年7月,西北油田规划设计研究院钻采所划入工程技术研究院。2005年3月,原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测井和完井施工单位划出组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测井研究所划归勘探开发研究院,从此工程院由科研、施工并重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单位。2014年12月,工程技术研究院更名为“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近年来,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成为碳酸盐岩石油工程技术的领航者”为企业愿景,以“坚守油田核心发展,肩负工程技术担当”为企业使命,以“同担攻坚责任,同创企业价值,同享创新成果”为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中石化重大专项、中石化“十条龙”、中石化科研、局控科研等在内的各类生产科研项目18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中石化、自治区和分公司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6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各类技术论文675篇,先后与国内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同时,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始终高度重视培育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打造了一支凝聚力强、成就卓越的优秀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专家。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自治区“青年文明号”、自治区“五一巾帼集体”、自治区“安康杯优胜企业”、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中石化集团公司“‘双促’活动先进单位”、中石化集团公司“110万吨产能建设先进集体”、中石化集团公司“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以及分公司“增储上产突出贡献奖”、管理创新一等奖、“四好领导班子”、“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委”等多项殊荣,同时获得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等个人奖项十余人次。
目前,工程院设置有六个机关科室、十个专业化所站(八所、两站)。其中,八所分别为:钻井研究所、完井测试研究所、储层改造研究所、采油研究所、修井技术研究所、地面规划研究所、油田防腐中心和信息与标准化所;两站为:质量检测站、前线工作站。六科分别为:院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人力资源科、生产技术科、计划财务科和物装安全科。至2017年8月,全院有正式职工221人,其中技术系列163人、管理系列58人,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132人、初级职称12人,研究生学历119人、本科学历94人。职工平均年龄37岁。整个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的明显特征。
进入十三五以来,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趋势,通过加大自主实验研发,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正努力为将自身打造成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科研技术情报中心和技术人才培养中心”,竭力为中石化西部资源战略接替以及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快速发展再立新功。
(2)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 |
油气井工程 |
耿宇迪 |
周舟 |
1 |
合计 |
1 |
6.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分公司
(1)基地简介
钻井液分公司是一家集钻井液技术开发与研究、钻完井液技术服务、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为一体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现有员工448人。其中:一级工程师2人,技术专家2人,高级工程师25人,工程师117人,助理工程师63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2人,技能专家7人;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学历148人。公司先后在国内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区域进行钻井液技术服务,国外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开展过技术合作;拥有中石油集团公司服务资质,可同时为176支国内外钻井队、修井队提供技术服务,年服务进尺200万米,产值约13亿元。
(2)基地需求部门(企业下属的研究院等二级部门)
钻井液研究中心
(3)基地需求内容(含需求人数、专业方向、素质要求等)
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分子合成,油田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需求人数2人。
(4)专业实践需求
序号 |
学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需求 人数 |
1 |
石油工程学院 |
资源与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钻井液 |
余加水 |
蒋官澄 |
2 |
2 |
杨丽丽 |
3 |
赵雄虎 |
4 |
周双君 |
蒋官澄 |
5 |
杨丽丽 |
6 |
赵雄虎 |
合计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