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于主楼“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暨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了四月支部共建党日活动,通过数字化技术开启了一场贯穿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对话。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数字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石油精神教育基地暨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于2024年8月29日正式揭牌。该实验室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裸眼3D等先进信息技术,复原石油会战等历史情景,打造有海上采油、科技成果应用等系列虚拟场景,呈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展示了校企双方重大技术突破,具备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集体学习等功能,是弘扬石油精神、海油精神的文化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讲解员杨欣悦的讲解下,支部成员们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亲身感受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亲眼目睹了由虚拟仿真技术复原再现的石油会战,深刻领会了铁人精神中“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以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经过此次支部共建党日活动,支部成员们感触颇深,纷纷坚定地表示,定要将我国的基本国情牢记于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牢记老一辈石油工人们的初心与使命,树立起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信念,不断锤炼自身,铸就不畏强敌的胆魄、不惧风险的勇气、敢于斗争的豪情以及勇于胜利的决心,保持石油精神永不褪色,形成独特而坚韧的风骨与品质,锻造出新时代青年特有的政治品格与奋斗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