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生风采» 学子风采

科技创新,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

发布日期:2013-07-04 
 

     采访学生为:石工学院04级盛茂
   
每年的11月份,校园里总能见到不少同学为自己的科技创新项目辛勤忙碌的身影。从那一刻起,他们将踏上为期一年的科技创新之路。
  我和我的创新小组也有幸参加了第七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荣获了校级一等奖。这份荣誉在我们眼中是神圣的,因为我们为此倾注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在此,我们愿与大家分享这份苦尽甘来的喜悦。
  经历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都熟知,项目选题是项目成功完成的前提。题目内涵过于宽泛,就会目标不明确,力不能及;题目过于具体,就很难拓展思维,积极创新。我们的科技创新题目是水平井旋转射流冲砂洗井方法设计与动画演示,涉及的内容紧随油气井工程领域技术前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技术前瞻性,其深度和广度比较适中,别具特色。
  其次,我们的题目突出了创新的思想。在直井中应用水射流冲砂洗井本是一项传统工艺,但是利用高压旋转水射流在水平井中洗井就是一种创新。我们这个创新思想的萌生还要得益于指导老师李根生教授特有的启发式指导。他先是要求我们仔细查阅近十年国内外洗井技术发展现状,然后又介绍了水射流的类型和特点,并引导我们思考各种射流应用于冲砂洗井中的利弊,最后还用动画演示了他的一项科研成果———“直井自振空化射流解堵技术,这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水射流的现场应用。经过大家多次开会讨论,终于有一位队友灵感突现,让自振空化射流旋转起来,利用空化效应和螺旋流的双重作用来克服砂床的形成,实现高效洗井。这个想法得到了李老师的肯定,并作为项目创新点进行项目申报。
  最后一个特点,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就是项目的具体工作应该是本科生力所能及的。石油工程专业前两年所学课程均为基础课,直到大三才开始学习专业课,如果此时就承担技术的整体研发工作,明显力不从心,能力有限。李老师在详细了解了我们的知识结构后,最终决定只让我们完成工程方案设计和动画演示两部分内容。工程方案设计在我们所学专业课中都有涉及,动画制作方面只要我们学好Flash动画制作软件就能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小组成员个个信心十足。以上三个特点让我们走好了科技创新的第一步。站在科技前沿,突出创新思想,工作力所能及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悟出的第一个道理。
  在经历了项目成功申报的喜悦之后,接下来的创新之路显得无比艰辛和漫长。如果说萌生一个创新的想法很难,那么实现这个想法就是难上加难。方案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理想化设计在实际中根本无法实现,而完全依据实际又使问题复杂化。解决这个矛盾的利器就是运用工程思维,寻求一种既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又能使问题简化的最优方案。为了这个最优,我们饱尝了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和失败的滋味。很多设计方案都以不可行而告终,就连我们认为很有新意的多级洗井方案也成为泡影。在这里不能不提及我们的两位好师兄———宋先知博士和王海柱博士。他们二人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初审方案和动画,介绍油田生产实际,并且不断提出质疑,指导我们修改方案和动画。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修改完善后,我们的方案和动画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一直在用我们这个词,这传达的是对科技创新的一种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感受到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一个工程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是狭隘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使思维活跃起来,让奇思妙想涌现出来。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明确目标的。坦诚地说,部分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就是拿奖、保研,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此而急功近利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每一项成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而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众人智慧的结晶。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可贵的,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处事态度,一种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正是科技创新活动所蕴含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拥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指导老师会针对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但具体如何解决还得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对我们而言就是一种学习,从中我们可能会产生好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不正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初衷吗?
  感悟这一年的科技创新经历,我们发觉自己对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许多道理。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优越的创新平台,感谢李根生教授的精心指导,感谢所有给过我们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同时也祝愿同学们把握每一次创新机会,发扬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的精神,享受创新的快乐历程,收获创新带来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