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中国青年网:中石大(北京)学子赴宁夏实践 求取闽宁致富经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日电(通讯员 肖诚)2023年6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求取闽宁致富经,共绘能源西北梦”实践团在宁夏省银川市开展“端牢能源金饭碗,躬身青春报国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油田生产现场,用青春告白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报国的理想。

“采三展馆回顾先辈奋斗足迹”

6月2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长庆大水坑油田,在大水坑作业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进入“印象采三”石油展馆参观。

在石油展馆,讲解员首先为实践团的成员们介绍了展览馆的基本情况:《印象采三》展馆的前身是《印象采三》历史图片展室,是回眸采三创业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承弘扬石油精神的重要阵地。

随后,实践团顺着采油三厂的发展历程先后参观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油田的重要产物。“会战初期,石油人挖地窝子、筑干打垒,风餐露宿。为使大会战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石油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先后建成了大水坑油城影剧院、文化宫、子弟中学和小学、职工家属住宅区,使大水坑矿区逐步成为集生产保障、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综合性基地。”讲解员向实践团的成员们说道,“早期石油工人生动诠释了‘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7.png

“数字化中控助力油田管理”

实践团参观完大水坑油田后,在综合管理室孟辉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油田的数字化中控室。一进入数字化中控室,同学们就被眼前巨大的监控显示屏幕所吸引。据孟主任和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油田已经实现数字化生产监控,当初石油工人需要亲自前往一线辛苦检查设备的场景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工人们坐在中控室里查看电脑屏幕中生产仪器反馈的生产参数就可以判断出生产情况的正常与否,省去了很多麻烦。“以前每个生产井旁边都会有一位工人居住,时刻注意油井的生产情况,大家都称之为‘看井工’,现在就不需要工人住在油井旁边了,数字化监控平台的使用真的给油田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孟主任向同学们补充说。

8.png

“大水坑油田座谈聆听前辈谆谆教诲”

参观完大水坑作业区的数字化中控平台后,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专家领导带着实践团开展了座谈会。会上长庆第三采油厂大水坑生产基地专家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水坑油田发展的历史与创造的成绩,鼓励同学们去除专业壁垒,全方位了解生产过程,为能源行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并告诫同学们在校园生活中着力培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汲取新知,领悟新思路,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能源工作者。

9.png

“生产现场感受新时代双碳战略”

在综合管理室孟辉主任及作业现场专家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乘车,依次前往采油区、注水区、油水处理区等采油区块参观。采油现场的土地都十分干旱贫瘠,顶着炎热的阳光,实践团的成员仔细观看了采油区的采油机是如何工作的。这里除了采油机,也有一些新能源例如利用风能发电的风车和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孟主任向大家介绍说:“这里的原油都是从地底下数千米深处开采出来的,有的机器使用的还是这里的太阳能电池板所储存的电力。”

同学们注意到了注水区旁边一些不起眼的小树苗。在炎热干旱的西北地区,想要种活这些树苗绝非易事,在来的路上实践团也注意到了采油地区很少有树木存活,最多只有些顽强的野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嘛,我们企业这些年也一直在注重推广双碳战略,每年都会种植许多树苗,虽然不是所有的树苗都能存活,但是哪怕十颗里面能活一棵,那也能够发挥作用。”孟主任坦言,当地想种出“森林”很难,但他们会一直种下去。

10.png

此次油田实地考察参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求取闽宁致富经,共绘能源西北梦”实践团队回顾了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的发展历史和采油情况,也了解到了油田企业如今数字化的普及和对双碳战略的贯彻执行。听着压缩机的轰鸣,看着抽油机的运转,深达数千米的原油脉络正不断喷涌着滚滚热流,正如实践团成员保障祖国能源安全的决心。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强化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将为国兴油的使命装在心中,抗在肩头,力争在未来为祖国的能源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详情见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5706490&app_version=1.4.7&sid=1560855&time=1688457612&signature=rVMYqRmZGljQD8pAPB3aDZ2jquZNpvQ4Xy9O06evWJwbxoN5KL&sign=095f5ac291d2cac607832fad53c4ba0f#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