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菁菁校园

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献血知识问答

一、《献血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国家鼓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得少于六个月。

二、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由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浆是由水、各种蛋白质、无机盐等组成,约占全血的55%~6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等组成。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结合氧和二氧化碳,是一中双面凹的扁球。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专司机体的抗感染,当其质或量异常时,将引起感染或变态反应,它的寿命为9~13天。血小板的体积最大,寿命为8~9天,它是血液凝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约有相当于40毫升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细胞新生。

三、适量献血有利身体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定期参加献血的人,其造血功能比不献血的人要旺盛得多,从新陈代谢的角度上讲,经常献血的人血细胞相对来说,比不献血的人要年轻,这种质量上的优势,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有利的。
  国外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一位医生为此做过实际调查,对当地66岁以上的332名献血者与在同一地区出生,而且年龄和性别类似的399名未献血者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献血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未献血者,献血量较多的人其寿命,也明显延长。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不但不会影响人的寿命,相反,由于血液的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反而延长。

四、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

    献血前,献血者要适当休息,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喝酒,当天献血前不吃油腻食物,如肥肉、鸡蛋等。也不要空腹献血,而应吃清淡食品,如稀饭、馒头、面包等

献血中,献血者应尽量避免精神紧张,放松肌肉,与采血者密切配合,有节奏地做握拳动作。

    献血后,用手压住采血针眼的棉花3-5分钟,休息片刻再离开。若针眼周围有青紫,当晚可热敷,3~5天即可消退。

五、献血者的健康标准是什么?

体重:男50公斤以上,女45公斤以上。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无畸形、严重残疾等。
  血液检查:血比重、转氨酶测定合格;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丙肝抗体检测、爱滋病抗体检测、梅度试验均为阴性,以及其它的检查合格。

六、一次献血200--400毫升要多长时间恢复正常?

    凡是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①从血量来看,一个成年人全身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也就是说一个重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全身总血量约为4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1/20-1/10;

  ②从血液循环来看,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并不完全在血管里流动,大约有20%--25%贮存在“贮血库”内,也就是肝、脾等器官内,只有应急的情况下贮血库的血才会调动出来参加血液循环,从而保持血液生理平衡;

  ③从血液新陈代谢看: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这么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就以血液的主要细胞来说,红细胞寿命最长也只能存活120天,白细胞存活13天,血小板存活8-9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约有40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新生,所以,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但没有什么影响,甚至也不需要过多地动员“贮血库”中的血,反而还可刺激血液的再造。

七、献血会不会传染疾病?

这绝对不可能发生。血站及献血点所用的针头和血袋是经过严格灭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每位捐血者使用一套新的血袋和针头,因此是绝对安全的。

八、无偿献血者将得到哪些表彰?

    为了鼓励无偿献血这一高尚行为,表彰他们对社会作出的无私奉献,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根据无偿献血量设立了如下表彰档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