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石大

《教育部简报》报道我校建立企业工作站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近日,《教育部简报》刊发了校党委宣传部报送的我校建立企业工作站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宣传信息,对我校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有关情况作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立企业工作站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充分利用石油石化企业丰富的优质资源,与企业共同组建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自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与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等近40家石油石化企业组建了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已有大批研究生入站学习,仅2006年就有100多名研究生进入工作站,占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10%

学校根据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建设进展及建站企业对研究生的专业需求,选拔全日制研究生进入企业工作站,建立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站的研究生主要以石油主干学科为主,兼顾其他的学科专业。为保障大批优秀研究生进站,学校每年为有关院系单列进入企业工作站的研究生招生指标,申请进站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站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可获得300600/月的特别助学金。拟进站的研究生须在第一学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在第二学年的79月份进入工作站。进站后,研究生根据企业安排,承担企业的科研工作,并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为规范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管理,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专门制定了企业工作站硕士生管理办法、企业工作站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工作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并成立了企业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工作站的管理工作。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国际化工程人才研究生企业工作站模式,根据工作站单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国际工程相关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企业完成与涉外工程相关的论文工作。

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对在站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导师在理论研究、生产实践方面的各自优势。学校聘请工作站所在企业的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指导、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初审等;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在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论文实际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二是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选题内容,其中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急、重、难、新”问题,更多地将目前的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三是为进站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工作站所在企业不仅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如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为进站研究生专门安排了公寓住宿,配备办公用品,每月发放800元生活补贴,并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93期。

企业工作站的建立及实践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多重作用。一是有助于研究生的快速成长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研究生进站后直接面向油田生产实际,接受建站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导师的指导,受到所在企业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对锻炼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转变社会角色有很大帮助。二是进站研究生把在校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引入企业科研及生产实践中,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力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研究生与企业的双赢。三是便于企业尽早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招聘的盲目性。近年来,在西部油田工作站实践的研究生中,有62.6%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去塔里木等油田工作。四是充分利用了国有企业的优质资源,拓展了办学空间,为校企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