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携手报国!中石大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利用能源企业丰富的育人资源,办好特色鲜明的能源报国“大思政课“,5月21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党委副书记文永红,天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德林,分别代表校企双方在共建协议上签字,并在刚刚落成的中国海油石油工业陈列馆为基地揭牌。

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紧紧围绕思政共建、人才共育、文化共润,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共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场点、能源报国“大思政课”研学场点、“石油先锋成长营”培训场点,推进将石油精神和能源报国生动实践成果引入育人大课堂,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和石油石化行业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副主任、党组宣传部副部长、党组统战部副部长、集团公司团委书记肖佳,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统战与群团处和天津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中石大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和部分学院负责人,学生党员代表、学生青马班成员等参加活动。活动由天津分公司党群工作部经理曾建主持。

座谈会上,天津分公司团委书记王富东、中石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李丽平分别代表双方介绍了企业和学校事业发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情况。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地球科学学院“砥志研思”油气成藏定量分析科研攻关党支部、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深海工程团队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党支部学生党员代表,青马班学员代表,围绕学生党建工作、学生支部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天津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部、渤海石油研究院、辽东作业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围绕公司人员招聘和成长、科研攻关、生产一线、数字信息化建设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

文永红、张德林、肖佳分别代表校企讲话,指出,中石大与中国海油以及天津分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和基础,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相互合作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此次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是对校企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双方肩负着建设能源强国、端牢国家能源饭碗的共同使命。双方要以此次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契机,深化校企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交流,建立健全长效化合作机制和常态化交流机制,发挥彼此优势,推动平台共建、难题共解、资源共享、思政共促、文化共润和人才共育,为建设海洋强国和能源强国贡献力量。

文永红强调,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有着光辉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爱国、担当、奋斗、创新”的海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学校相关单位要用好校企共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校内校外育人资源、力量、平台整合起来,推动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产教协同育人合力和成效。学生们要树牢能源强国、能源报国的价值追求,找准人生方位和目标,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从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从海油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行业和专业自信,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师生在天津分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参观了中国海油石油工业陈列馆、公司三维可视化中心和智能油田生产操作中心,了解学习企业的党建文化、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情况。

地球科学学院学生梁状在参加活动后表示,通过这次研学交流,深刻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不懈努力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体会到了海油人“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决心,作为新一代石油人,要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青春力量。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学生薛硕航表示,作为海洋石油工业后备力量,要不断向国家海洋油气工程“卡脖子”难题发起攻关,用自主创新成果书写能源强国新篇章,同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语灿表示,作为思政专业的青年党员,要借助学校和中国海油共同搭建的“大思政课“舞台,将思政的“红”同海油的“蓝”结合起来,将海油故事讲到校园、讲到社会、讲到新一代中石大青年心坎里。青马班学员邓逸凡在参观中为海油人的“碧海丹心,能源报国”情怀所震撼,他表示未来要接过能源报国的时代接力棒,和全体石油人共同立足能源报国的第一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  胡桂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