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组织开展“执教天山下 初心铸师魂”教师国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5月18日至19日,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组织来自全国35所高校的援建银龄教师及校区青年教师120余人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所在地,开展“执教天山下  初心铸师魂”教师国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感悟屯垦戍边精神,厚植爱国爱疆情怀,强化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军,副校长邢晓凯参加活动。

5月18日下午,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中哈边境的小白杨哨所,开展沉浸式主题党课。通过161团退伍老兵管述军的介绍和实地参观小白杨哨所展览馆,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小白杨的故事,被边防战士和一代代兵团人为国戍边、不畏牺牲、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在邢晓凯的领誓下,全体党员教师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银龄教师代表、上海财经大学陈晓和教授分享了他对“小白杨精神”、兵团精神的理解和对国家安全观的认识,表达了不忘教育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扎根边疆育人的决心。青年教师代表李强表示,将把此次学习的素材应用在思政教学上,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三尺讲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全体教师共唱歌曲《小白杨》《我和我的祖国》,致敬的边防战士,表达教育初心。

在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实践团成员与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孙龙珍民兵班的第19届女民兵们交谈。“50多年前,29岁的孙龙珍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幸中弹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践团成员聆听孙龙珍民兵班战士的讲述,通过图片资料、文字介绍和革命文物,感受孙龙珍烈士不的革命精神。

5月19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家里,看望慰问魏德友夫妇,感悟兵团精神。“家住路尽头,屋在国界旁,种地是站岗,放牧为巡边”,1964年至今,魏德友、刘景好夫妇像是行走的“夫妻岗哨”,把自己“种”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坚守边境60年,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观看老人的事迹影片,握着两位老人的双手,在老人居住的老房子、大场院参观,老师们深受感动。银龄教师、华东理工大学王荣发教授代表校区援建教师向魏德友夫妇赠送书法作品《不朽的界碑》,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表示校区全体援建教师将以初心铸“疆心”,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李军对教师选择西部、扎根边疆、建设校区、倾心育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担当表达感谢和敬意。他指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蕴含的“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创业、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内涵也正是我们校区建设发展的写照。希望通过此次国情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各位教师深刻理解兵团精神的内涵并在工作实践中传承弘扬,用立德树人的初心、教育援疆的情怀,在西部边疆育桃李、扶栋梁,为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校区青年教师梁金强表示,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为自己来到新疆的选择感到自豪。今后会以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价值。

中央财经大学银龄教师申晓若表示,此次活动具有教育意义,特别是与兵团老战士、戍边老英雄零距离的接触,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将继续学习和传承好兵团精神,执教天山下,倾情育英才。


(编辑  罗子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