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石大3项科研成果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有3项优秀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根据教育部科技中心官方统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奖成果数量在获奖高校中排名并列第25位。

石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张来斌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董绍华研究员、段礼祥教授同为该项目主要完成人。该项目经过研究团队十余年的攻关,发明了管道三维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器及高精度变形检测装置、油气生产大型动力机组精确诊断系统、管道及动力设施完整性评价技术和管道不停输修复技术,推动了管道完整性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了管道完整性领域国际竞争力。

石大地球科学学院参与完成的成果“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以玛湖凹陷为试验区,自主创新了砾岩满凹沉积、双峰高效生油、大油区成藏模式,填补了“凹陷区不能发育大规模砾岩油气藏”的传统理论空白,在国际上创立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发现了全球最大的十亿吨级特大型整装砾岩油田,已成为国内原油最重要的上产基地,“十三五”末累建产能超过1000万吨,对立足国内、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标志着油气勘探新领域探索成功,使世界资源潜力巨大的凹陷区砾岩可望成为21世纪油气勘探的重大接替领域,引领新的石油科技革命,推动石油地质学发展。

石大石油工程学院参与完成的成果“高酸性活跃厚沥青层复杂碳酸盐岩油田钻完井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科学技术领域,内容涉及碳酸盐岩油田钻完井技术。创新内容包括碳酸盐岩孔隙压力预测理论方法,活跃厚沥青层安全控制、复杂地层高效钻井、高酸性环境井筒完整性一体化保障、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长井段均匀酸化改造技术,主体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丰富发展了石油工程理论,促进了钻完井技术进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科技及管理人才,保障了500万吨大油田如期高效建成,直接经济效益44.82亿元,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在获奖项目中连续保持高比例,充分体现了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教育部科技中心官方统计,全国共有113所高等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8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项的82.6%。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0多项,已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7项,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科学研究共获科技类奖励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8项、社会力量设立奖励61项。科研项目立项数创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在2018年度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100项达到103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