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语言学科研团队
时间:2018-03-13 来源:作者:
一、团队组成
赵秀凤,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多模态研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与学术编著。
团队带头人:赵秀凤教授
赵秀凤,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多模态研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与学术编著。
柴同文,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2部,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赵晓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专家组组长。研究方向:认知诗学、语篇分析、翻译理论与实践。近5年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主编、参编各种教材8部。
崔亚霄,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文体学、文学语言学、叙事学、认知诗学。近年来,发表SSCI 期刊论文1篇, A&HCI 期刊论文1 篇。
靳建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近十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参加校级教改项目多项。
许有胜,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研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主持校教改项目一项。
梅丽,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言测试。曾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三等奖2次,主持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郑世高,讲师,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话语分析。发表论文7篇,专著一部。
陈冰飞,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界面研究、实验语用学。发表CSSCI收录文章2篇。
吕爱红,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概念语法、教学法。公开发表论文3篇,主编及参编教材及参考书10余部。
李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商务英语。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及参考书6余部。
二、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多模态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用学、文学语言学、文体学、认知诗学、叙事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教学法、语言测试、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
三、团队主要在研项目
项目类别
|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国家级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
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
|
省部级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基于语篇的英汉概念意义对比研究
|
校级
|
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o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
校级青年教学骨干教师教改项目
|
基于学科内容的学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创新班和A班教学为例
|
四、团队主要成果
近年来,团队共发表SSCI及A&HCI论文2篇,CSSCI论文7,核心期刊论文7,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2部,译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