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06 | 来源: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 浏览量:
5月24日至30日是第25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26日至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重点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了多个特色科研平台,展示了4个科研实验室(生油岩实验室、生物标志实验室、显微镜实验室、生排烃模拟实验室)和2个学校师生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水平实验室(沉积动力过程模拟实验室、井孔流固耦合实验室)。同时,还开放了地质博物馆和石油之光科技馆两个集科普教育与科研实践于一体的特色场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附属中学初一年级55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师生们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观摩+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科普模式,系统学习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知识,近距离观察了先进科研设备,并沉浸式开展科技创新实践。
在生油岩实验室,学生们通过观察黑色泥质页岩、含油砂岩等岩样,深入了解了石油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地下储存环境。生物标志实验室则通过展示石油的化学组成,向学生们揭示了石油与古代生物残留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显微镜实验室,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岩样中的矿物和有机物质,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石油在微观尺度下的存在形态。石油之光科技馆通过互动装置和模型,向学生们生动展示了电磁、力学、光学等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
地质博物馆里的千余件珍贵标本展示了从地球构造到矿物岩石,从生命演化到石油地质的完整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地质环境与能源资源的整体认知。
在沉积动力过程模拟实验室,学生们参观了我国首个现代化沉积地质模拟实验室。通过观察水槽中沉积物的搬运堆积过程,配合三维激光扫描仪、超声流速剖面测量仪等高精度设备的演示,学生们对地质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生排烃模拟实验室,实验人员通过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页岩油气的形成机制,为学生们揭示了油气资源评估和开发的科学原理。
此次科普活动通过创新性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实践,激发了青少年探索能源科技的热情。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科普形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科普教育模式;深化科教融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构建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持续支撑。
(编辑 胡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