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校长吴小林文章:守正创新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校长吴小林撰文阐释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构建问题。10月3日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第19期刊发了吴小林署名文章《守正创新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吴小林在文章中指出,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要深入把握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在价值塑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质量要求,从价值引领、创新平台、产教融合、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以下为文章全文。

守正创新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吴小林

[摘要]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要深入把握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在价值塑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质量要求,从价值引领、创新平台、产教融合、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教育培养体系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作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创新环境深刻重塑。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先手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校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产教融合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历史变迁及时代意蕴

卓越工程师培养经历了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工程范式的演进,随着工程人才培养改革逐渐走向深入,工程教育更加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工程实践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培养体系重塑。

工程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以欧美国家为代表,世界工程教育发展总体上经历了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工程范式等不同阶段,当前回归工程实践正成为工程教育的主流趋势。17世纪前的欧洲主要采用的是手工学徒培养模式。18世纪20年代以来,法国建立起了一批以专门培养国家公务工程师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校,开始以正规化、学院化模式培养国家工程师。以此为肇始,欧美工程教育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前者以实用为导向的技术教育和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学术教育“双轨制”不断传承演进,后者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以创新为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世纪以来,工程范式正式登上工程教育的舞台,其特征是平衡实践与工程、科学与理论,注重对学生包括工程实践能力在内的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实质是一种螺旋式的递进。

我国工程师的培养总体上也经历了技术、科学与工程的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效仿苏联构建了行业特色鲜明的专门化的工程教育体系,建设了一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工科专业院校,设置了一批契合工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以工程技术为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世纪之交,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批行业专门院校从行业部门划归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主管,我国工程教育逐步走向科学范式,工程教育走向学科化、院系化、科学化。新世纪以来,“工科理科化”的弊端日益显现,工程师培养和工程现实发展与需要脱节,工程人才供需错位明显,为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支撑制造强国的人才需求,工程教育开始注重回归工程,更加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2010年,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打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022年,中组部等部委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挂牌,加快培养国家关键领域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当前,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工程教育在回归工程实际的同时,走向更加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工程实践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培养体系重塑。在培养理念上,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基础,更加注重融合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在培养目标上,由服务行业部门发展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方式上,由行业培养到学校培养,再到产教融合多元化培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培养。

深入把握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工程师人才种类繁多,层次多样,类型各异,所需要的能力各有侧重,但职业伦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

注重工程师人才的价值塑造。伦理学层面的价值观是基于人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总开关”。任何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健康、福祉、安全。作为工程实践活动的主体,工程师的价值塑造尤为重要。“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是对我国工程师人才的价值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发展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要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突出科学、技术和道德规范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与能力架构,突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的养成。

注重工程师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是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开发出有用的产品和工具;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为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工程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的进展和突破。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强化工程师的工程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要通过强化数理基础、夯实工程基础科学知识、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项目研究等方式,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工程师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活动以建造具有某种结构与功能的特定人工物为目标,它本质上是在现实的、特殊的、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决策、研发、设计、施工、监理、评价、运行等诸多环节,来建造和使用某种特定人工系统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是社会化、产业化的经济生产行为。工程活动需要借助意会性、情境性的经验或知识,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条件,审时度势地提出方案,解决工程问题。实践性是工程教育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创设全方位情景体验式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组织领导与项目管理能力,是培养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先手棋。构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高校要强化价值引领、打造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治理机制。

1.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工程实践活动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其价值目标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术取向,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元价值。当前,以争夺高科技领域主导权、竞争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供应链为核心的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国家对高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只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步伐,才能更好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和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教育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贯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将青春之我融入时代之我。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必修课,引导学生树立大工程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高校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浸润,加强工程案例、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健全三全育人机制,涵养新时代报国、强国的价值追求,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师生行动自觉。

2.打造创新平台,激发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进入数智社会,多学科知识高度融合,科技、技术与工程相互融合,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结构要素也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深度发展不断驱动工程知识体系快速更新,产业创新的步伐正不断超越工程教育的内容与环境,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倒逼工程教育破除学科壁垒,实现工程教育体系重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关键紧缺领域,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解决未来的工程实践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要促进传统的工程学科转型升级,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结合;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新兴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平台;探索本研贯通、工学交替接续培养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夯实学生长远发展基础;树立重教学、强科研理念,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建设学科、科研、教学融合团队,加强系统科研训练,激发创新思维。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面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要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适应国家需求的学科专业新结构,通过设置交叉学科、成立新型研究机构等方式,探索小实体、大平台、柔性化学科组织模式,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导师团队,实行本研贯通培养,设计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强化科研项目支撑,培养未来的工程领军人才。

3.深化产教融合,夯实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建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对工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影响因素、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了解,习得工程隐性知识,还可能在实践中有新的发现,甚至创造新的知识。工程师培养需要适应企业工程的“真需求”、开展“真研究”、解决“真问题”。推进产教融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要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政府通过立法、税收等政策引导,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企业发挥自身工程装备、人才、科技优势,履行工程师培养的社会责任;学校发挥人才集聚、学科多元、基础研究优势,夯实学生工程基础能力培养。

高校通过建设产教融合联合体的形式,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重构人才培养各要素各环节,共同营造多主体共生的工程教育生态系统。高校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契机,面向国家战略急需,联合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新企业,构建校企产教联盟,设置若干创新联合体,推进“团队共建、平台共筑、难题共克、人才共育、成果共赢”,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开展有组织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案例课程、校内实验、企业专业实践、工程设计大赛等方式,构建逐级递进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4.完善治理机制,构建支撑保障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校企协同。构建政学产研协同育人体系,完善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和支持机制,实施校企协同招生,联合制定工程人才选拔与评价方案;组建跨单位、跨学科教学团队,以实际工程问题为牵引,校企共同开设专业实践类案例课程或研究课程,强化前沿知识供给,培养学生大工程观,突出学科交叉、工程能力培养。

落实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强化导师工程化背景,综合考虑企业技术研发需要、导师研究方向、学生专业基础和意愿等因素,按需组建高水平校企导师团队,完善导师培训体系建立校企导师多层面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和协作机制。

完善质量评价机制。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破除唯论文的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根据企业工程技术实践项目开展论文研究,体现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

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工程类研究生教育认证,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保障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层面工程教育的声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联合实施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认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项目的试点单位,为工程类研究生教育认证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炜,王良,林永春.中国特色工程教育体系的演进历程、内涵特征及未来进路[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9-11].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30818.001.

[2]杨军.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3]邓波,徐德龙.从工程哲学反思工程教育及其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

[4]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

(作者:吴小林,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中国高等教育.jpg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