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光

山红红:为了祖国遍开“石油花”

她,在中国石油大学从教40年

曾经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长

她,一路走来

用真心和行动赢得了师生和校友的爱戴

她,就是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

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的

山红红教授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主楼C304会议室举行。这是为了庆祝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山红红教授从教40周年召开的,40余名与她共事多年的同事相聚,场面温馨而热烈,淡茶一杯、共话往事,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即刻浮现眼前……

心里有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2008年9月,时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的山红红正准备检阅新生的军训成果,她刚走下主席台,突然大雨滂沱。她和学生一起置身雨幕、全身湿透,却高喊口号按照原定安排走完全程。即使在多年以后,那场大雨作为大学教育的第一课,在2008级学生心中仍然记忆犹新、深深感动,在校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山红红刚做完乳腺癌的大手术,正处于化疗和放疗的后期,免疫力非常低,如果因淋雨引起发烧的话,后果将非常严重。赵东冶老师是山红红的爱人,他深知山红红手术后的实际状况,得知情况后他后怕不已。面对丈夫心疼地责怪,山老师淡淡地说,既然学生能做到,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要义无反顾地首先做到。谈及此事,共事多年的段爱军老师说,“山老师能坚持在雨中检阅,是因为她有一颗战士一样的勇敢的心,鼓舞着每一个学生能够面对困难、不畏艰险,这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力量。”心里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把学生所需放在第一位。

从教生涯中,山红红一直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身患残疾的新生贺思程,刚一入学就引起了时任校长山红红的注意,大学四年中,山校长一直关心关注着贺思程,帮助他克服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大学毕业时,贺思程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为研究生,以自信昂扬的态度开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担任校长期间,从2009年至2016年连续8年的时间里,在每年的毕业典礼大会以后,山红红都要抽出几天时间,举行专门的学位授予仪式,亲自为6000多名毕业生中的每一位拨穗、颁发学位证书,并一一与他们合影。尽管脚都站肿了,胳膊和脚晚上躺下后都是酸疼的,但是能够见证学生大学毕业的重要时刻,为每一位学生的荣誉添光彩,她感到很欣慰很幸福。一张毕业合影,成为每一位学生心中那一抹明亮的青春光芒。

蓝兴英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因为人才“石油行”活动,她曾经陪同山老师在多个油田走访。让她记忆深刻的是无论在哪个油田,校友对山书记、山校长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戴。蓝老师认为,作为老师能够在这么多年以后还被学生惦记着,就像家里来了长辈和亲人那样亲切,可见山老师平时对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爱。自己作为青年教师,感受到了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有责任把这种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下来。

绽放石油的绚丽之花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作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能源事业的发展紧紧相连,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山红红也是在这个“摇篮”中成长起来的。

1978年3月,不到19岁的郑州姑娘山红红来到华东石油学院,成为了一名大学新生。作为从省会城市来的姑娘,她没想到环境这么艰苦,学校内部都是土坯房和泥路,尽管对外部环境有些失望,但是她认为干石油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国家如此需要,能够学成报国是很朴素也很神圣的情感。学校的校风、石油精神、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她。生性乐观好学的山红红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娇小瘦弱的她从此与粗犷坚硬的石油事业联系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82年1月,山红红在华东石油学院毕业,随后留校任教,她的事业从此在东营这片盐碱荒滩上启航,并绽放出绚丽之花。做教师期间,山红红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到炼油厂实习,她特别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讲好专业课和从事炼厂装置的设计与技术改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9年,山红红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工系做访问教授,在加拿大做研究半年的时间里,她的国际视野大大开拓。回国之后,她把在国外学习得到的经验运用到了整个管理过程当中。“重油催化裂化新技术”曾经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重点攻关项目,带着课题组的师生在实验室昼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两段催化裂化新技术”的攻关任务,产生了良好的生产效益,轻质油品的采收率得到大大提升。

凭着对事业的执著,山红红在教学科研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准专利20余项,出版教材4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0多项。

发展无止境 奋斗不停歇

2018年,山红红荣获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这是IET教育基金会于2004年出资设立的奖项,是国内首个对大学管理者鼓励的奖项,也是对她多年耕耘在高等教育管理战线的肯定与赞赏。她于2005年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长,成为当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长,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在任期间,她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为推动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多实绩,其中,最值得铭记的是完成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区整体搬迁工作。

2002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新校区开始建设;2004年暑期,部分学生开始入住新校区;2011年暑期,全日制学生全部进入新校区,前后历时10年完成了一个以工为主的高校的搬迁。山红红作为校长几乎主持见证了全过程。这次办学主体的转移,对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可以说是第二次创业,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美丽的现代化校园,期间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

在山红红看来,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搬迁到青岛以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学生们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开阔的视野,为学校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创设了条件。根据华东的杨朝合老师回忆,学校曾经因为地域问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迁校之后留住并吸引了许多人才,招生分数稳步增长,并且有很多机会增进国际国内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教师和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017年初,山红红卸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转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从山校长到山书记,改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山红红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军都山下的中石大敞开怀抱欢迎这位果断、勤恳而又亲切的新书记。在宣布任命决定的大会上,她作了《发展无止境 奋斗不歇停》的表态,并用三年多的行动践行了承诺。

随着新一轮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结合能源事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亟需学科专业和院系的重新布局。为此,她和当时的校领导班子一道,做了大量调研、沟通和协调工作,顺利完成了大规模的学院调整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她在与青年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非常注重以石油精神和校园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她看来,作为石油院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彰显了中石大人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指出的那样,学校长期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在中石大学子心中,已经成为一种号召和呼唤。有石油的地方,也往往都是一些比较艰苦的地方,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2020年9月,山红红卸任中石大党委书记。40年风雨兼程,40年春华秋实。尽管已经退出领导岗位,但对她来说,改变的是岗位和身份,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的那份情怀与热爱。她一直关心关注着自己奋斗过的两所大学,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为化工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发挥余热。从教40年来,从宏阔的黄河入海口到美丽的唐岛湾,再到依山傍水的昌平,她忘我工作、硕果累累,把全部的青春和爱投入到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之中。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眼里,她是一个在学校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化工学科建设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学姐,她既有作为学姐、大姐一般的温暖,也有作为领导的威严,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

经霜景愈奇,满山枫叶红。岁月改变容颜,也将一颗金子般的心灵打磨得更加光芒璀璨。山红红老师满怀深情、躬身实践,40年如一日,切实做到了对教学恪尽良心,对学生满怀爱心,对科研极尽专心,对工作用情用心,对事业大爱大心。她为石油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将成为中石大人独特的记忆。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