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光

育人故事 | 李根生院士团队:在大地深处耕耘梦想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着眼现实的洞察更是面向未来的昭示

为了端牢能源饭碗一代代中石大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没有硝烟的能源科技领域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钻井革命他们善于发现、不断创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他们堪称钻井和完井科教领域“梦之队”!

一门双院士,严师育才俊

1955年,高压水射流钻井与完井创新团队创始人沈忠厚院士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他扎根钻井科研和教学一线,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推动国家能源事业发展。上世纪60年代,外国人发现了水射流理论,偶然机缘下,沈忠厚听说国外用水流切割金属,不仅速度快且切口十分整齐。他马上意识到,如果把水射流技术应用到石油钻井上,加快破岩速度,就能大大提高钻进效率。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沈忠厚带领学生一起攻关,这条自主探索之路,一走就是20年,终于在1986年自主研发出新型钻头“加长喷嘴牙轮钻头”,突破了石油钻井历史性的难题。新型钻头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将钻速提高了3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击石穿寻地火,披肝沥胆为人民”,他被誉为“水射流钻头之父”。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沈忠厚院士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源科技人才,其中包括201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根生。李根生1979年从安徽考进华东石油学院,家乡仙寓山的空灵飘逸涵育了他的纯粹宁静,秋浦河的奔流不息滋养了他的柔和坚韧。在沈忠厚老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李根生此后近30年一直专注于水射流油气钻井和完井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先后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成功申请了全国钻井行业第一个“973计划”、地热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牵头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更是主持制订国家油气领域战略咨询与规划,为国家油气长远发展建言献策。

在两代掌舵人带动下,高压水射流钻井与完井创新团队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团队秉承“立德树人、格物致知”的育人理念,不仅创造了“一门两院士”的佳话,还培育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3人,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和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各1人等,形成了独特的“钻井现象”人才梯队。

师道传承,是初心更需匠心

人才辈出的背后,映照着师道传承的初心,传递着梦想接力的薪火。

在李根生院士看来,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来源于优秀的教学质量、可喜的科研成果,更来自于学生的成长进步。而他本人,自1983年师从沈院士,在做事与为人上就深受老师影响。李院士清楚地记得,在老师59岁那年,为了开好水射流的国际会议,二人一起前往徐州在中国矿业大学专门参加一个月的英语集训。他和一帮年轻人一起学习单词、练习口语和听力,从未有丝毫懈怠。1991年,在沈老师63岁的时候,他们二人又同去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工作半年,老师对工作的全神贯注让日本同行十分敬服。当年的“五一”假期,合作方组织活动邀请大家去海边游玩,沈老师为了赶一个论文报告,婉言谢绝了盛情。他们出访的半年,基本是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当中度过的,沈老师的务实、勤勉和坚持成为团队精神传承的精髓。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青年教师李根生迅速成长。他从实验装置开始做起,通过画图、加工、组装调配等基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基础。因出色的工作成绩,1991年被学校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 年再度破格晋升教授。

李根生老师常和学生说,“谋划行动要超前,干事创业不能等,统筹落实要到位,最后关键看结果”,要大家以“超一流的思想和规划、超一流的执行和落实”不断前行。他指导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跟他们探讨交流“人生积分”,“你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做人做事做学问123”等,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严谨学风。团队定期组织周末沙龙、专题研讨、月度汇报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他主编了国内首个《完井工程》本科生教材,形成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井工程教学体系,并将国际交流引入课程教学,扩宽了学生视野,他负责的《完井工程》本科教学团队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团队。

李老师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关心学生。2004年,团队成员黄中伟老师来到北京工作,初来乍到,李老师和爱人侯慧珍老师已经帮他购置好了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让他能够安心投入学习和工作;2008年,还是学生的宋先知赴美国攻读联合培养博士之前,李老师注意到他没有一套西装,就和侯老师抽空带着他买了一套雅戈尔西装,宋老师一直穿到现在。李老师性格温和、平易宽厚,他几乎从未对学生发过火,从不急躁地呵斥学生,遇到学生不对的地方,他也都和风细雨地耐心教导、谈心,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激励年轻的老师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

科学没有捷径, 要上山不要下海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重大成果的获得往往要长达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为此,团队非常注重学生品格的养成,教导学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韧。

沈忠厚有个论断是“要上山不要下海”:“上山”就是要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海”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谋取个人利益、赚钱。他常说,无论做什么工作,要有点“傻”劲、韧劲,要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好高骛远、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不会取得最后成功的。他还经常教导学生“做学问不能做‘差不多先生’。”“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不好人也做不成事。”李根生老师也常常以马克思的名言勉励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不光科研如此,做什么事都要瞄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把这种做人、做事的精神和态度,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科研探索的过程难免艰辛,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被前方时隐时现的光亮召唤,但要经历众多曲折才能达到目的地。黄中伟曾在零下近三十度、风雪交加的大庆油田现场压裂施工,也曾新年时候在9级大风凛冽刺骨的中蒙边境度过,还曾在地面温度60℃的火焰山脚下现场试验。有次在四川一口气井,由于现场技术员看错了井口内通径尺寸,导致工具无法入井,工期延误,团队一行几人在井上待了一个多星期,连夜讨论解决方案,终于顺利完工,这次超负荷的工作使李根生老师甲状腺发炎,回到北京进行了手术,手术一周后上午刚拆完线,下午就缠着纱布坐火车到上海参加国家“863项目”汇报。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单位和集体,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特征,一个人单枪匹马很难有大作为。沈老师告诉学生,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最有力量。李根生老师认为,团队中老专家经验丰富,高瞻远瞩,观察力和判断力强;中年人年富力强,承上启下;青年人精力充沛,思想敏锐,接受新知识快。要充分发挥集体中每个年龄层、每个人的优势,大家取长补短,团队才有战斗力。

团队非常注重指导和培养青年数师。对于青年教师成长,李院士提出“一少一放二加强”的建议,一少,就是少些浮躁的应酬;一放,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适当放弃一些短期利益的横向项目;二加强,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在国内外行业内的影响。能源事业发展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是团队的宗旨;万物并秀而不悖,以共同的目标鼓舞人,以共同的事业凝聚人,是团队前进的动力;让实干者有平台,让会干者有奖台,是团队前进的保证,要努力让每一个作出贡献的人都能在时代舞台上闪闪发光。

团队还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他们探索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多层次、多形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前沿学术视角,与美国、英国、德国等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推荐多名博士出国联合培养,已累计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0余名。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一批又一批学子坚定地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科研探索要挺立潮头、永不止步

多年来,团队不断自我超越,坚持将石油工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齐头并进,在能源科技最前沿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已形成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空化射流钻井、喷射压裂、人工智能钻井、地热和径向水平井。

截至目前,团队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20多个主要油气田试验和示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推动我国油气钻完井工程特别是深井钻井和低渗完井增产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自主研制的水力喷砂射孔与分段压裂联作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在油气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也极具前瞻性,在智能钻完井领域获批国内首项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项目。

少有人知,干热岩是潜在的巨大地热资源和新能源资源。中国地调局数据显示,我国大陆3~10km干热岩资源总量是我国油气、煤炭总资源量的30倍。2021年底,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启动,该项目有望推动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特别是干热岩的高效低成本开发进程,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编辑 丁远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