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大学(北京)原校长张嗣伟:回顾峥嵘岁月 开创崭新未来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时,我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毕业后留在学校任教,直到2005年退休。我经历了北京石油学院从创建到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华东石油学院建校与发展时期以及石油大学(北京)“老校新建”跨越发展的前10年。回首往事,“峥嵘岁月稠”,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从清华园到九间房

微信图片_20230920154730.png

1953年9月23日起,三天之内,我们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全体师生从清华园搬到还是一片建筑工地、四周都是田野的北京石油学院九间房校址。10月1日,全校师生在简陋的建筑工人集会的露天广场,举行北京石油学院首次开学典礼,聆听从东北石油管理局调来的张定一副院长讲话。这是培养新中国第一代石油高等技术人才的开始。

那时,这所刚刚破土动工兴建的高等学府,还完全看不到大学的雏形,各方面保障都非常不足。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只有一栋家属楼(一层是教职工临时办公室)和一栋尚未完工的学生宿舍(工字楼)。由于宿舍楼内上下水管道还未建好,我们只能用露天的、简陋的临时厕所和洗漱台。全校师生都在一座用席棚搭建的、四面透风的临时食堂就餐。我们在用作临时教室的平房里上课,经常受到工地广播的干扰。学校没有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只得回到清华大学有关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做实验、进行金工实习。没有像样的道路和活动场地,举行第一届学生运动会时,3000米长跑比赛只能在附近的土路上进行。

由于学院仿照莫斯科石油学院的模式创建,绝大多数的系和专业都是新的,教师从未接触过。当时,聘请的苏联专家还没来,派出留苏的大学生也都还没有毕业回国。教师只能参考十分有限的资料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没有现成的教材,就自编油印讲义。专业课几乎全是青年教师,尤其是我所在的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只有一名年轻讲师,其他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助教。但他们精力充沛,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勇挑重担。此外,部分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教师也很缺,就请我们的“邻居”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支援。至于高层次的教学管理人员就更缺了,除了石油炼制系外,全校从院、系到大多数专业教研室的负责人都是刚从石油厂矿调来的领导干部和资深的高级工程师,他们是办大学的“新手”,对于如何建设管理一所大学缺少经验,因此办学难度很大。

从全国一流的教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校园环境美的清华大学转到还是一片杂乱工地、办学条件差距很大的北京石油学院,大家心理落差还是很大的。为此,学校党组织及时对大家进行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家提高觉悟,认识到这是为了尽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以打破西方的封锁;认识到应当继承和发扬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克服一切困难,为我国即将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尽快培养出高层次石油科技人才;认识到转入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学习石油专业,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选择。

就这样,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克服教学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边建校边办学,学校实现快速发展。不到十年,北京石油学院跻身全国重点大学行列。回望学校这段创业历程,之所以能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办学质量的提升,就是因为全校师生有一个有力的精神支柱——我为祖国献石油。加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尽快甩掉贫油国的帽子,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北京石油学院时期,也初步形成了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困境中坚守育人初心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1969年,遵照上级命令,北京石油学院仓促迁往山东东营,在一片盐碱滩上重新建校,更名华东石油学院。这次搬迁使学校办学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师资大量流失,资产严重损失,教学科研秩序遭到破坏。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条件简陋的华东石油学院,1978、1979年都未完成硕士研究生的招收计划;1980年更是没录取到一人,不得不中断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错误决定,使学校办学遭遇重大挫折,这个历史教训应当永远记取。

为了摆脱办学困境,学校在教育部领导,特别是在石油部黄凯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仅剩的一小块地方上,成立了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当时的北京研究生部条件十分简陋,只有一栋三层的南教学楼中的几间教室和设在一间大教室里的图书室,正规的实验室和运动场所是奢望。凭借几位原北京石油学院教授的影响力,研究生教育逐渐走上正轨,后来又在石油部的支持下在昌平新建校区。1988年底,我从东营调到北京,担任最后一任研究生部主任。

在我调到北京后不久,学校发展迎来重大转折。当时主持石油部工作的是有莫斯科石油学院研究生学历的王涛部长。在他的大力支持下,1989年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成立。从此,我作为石油大学(北京)的主要领导之一,开始辅佐张一伟校长,后来接替他,领导石油大学(北京)的创建工作。

“老校新建”再创业

1989年,石油大学在昌平开始了第三次建校,创建石油大学(北京)。也是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开学,开启了“老校新建”的新历史阶段。

那时虽然比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创建初期的条件好得多,但也很艰苦。全校师生都在一间简陋的临时食堂用餐。我是主管教学和行政的副校长,当时可谓“内外交困”:一是本科教育基本从零开始,教学质量不高,基础课教师严重缺乏;原研究生部的教学秩序也有待规范,不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在第一次石油院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石油大学(北京)排名倒数第一。二是学校规模小,只有90亩土地,2000多名学生,而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提出:“学生人数少于3000人,没有规模效益。”面对两方面的压力,我冷静思考,认为实质上还是要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教育规律办学的问题。

为了消除内部压力,我积极争取石油大学(华东)基础课师资方面的支援,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组织引导教师通过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求教师深刻领会国家教委提出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的观点,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同时,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秩序,狠抓本科生教学质量。

面对外部压力,我从学校实际出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急于求成扩大办学规模,而是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扩大研究生人数比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于是,我大胆提出把石油大学(北京)办成“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我认为,人才不是商品,决不能按一般商品来评估其经济效益。为此我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一步提出:石油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英才,并号召大家要有“精耕细作勤培育,不出英才誓不休”的雄心和决心。我特别强调,办好学校要在“小”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光明日报》的记者以上面这两句话为标题,在该报第二版头条,以记者访谈的形式发表了报道,此文后来收录进了《中国大学校长访谈录》。

按照上述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仅仅经过一两年,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就跃居石油高等院校前列,受到石油院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的表扬。学校志愿去边疆工作的毕业生数量更是多年来一直居北京高校首位,受到北京市教工委的肯定。

研究生教育方面,规模稳步发展,研究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5%,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人数分别占石油系统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校生总数的38%和70%,成为石油系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我校毕业的研究生中,后来有多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的《石油高等工程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也是石油大学(北京)成立以来,教学方面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奖。

微信图片_20230927085932.png

1998年学校建校45周年时,我在《石油大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必须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文章,这是我对创建石油大学(北京)和10年办学实践的思考和总结。

回顾我校办学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经验教训是:第一,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第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学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做到这两个“必须”,永远不动摇。

梦百年,创能源学府,换新天

微信图片_20230920154743.png

回顾历史,总结教训,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开创未来。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翰•盖尔斯华绥说:“不思考未来,就不可能有未来。”十年前,我填了一首词《满江红•60周年校庆感怀》,其中最后一段是:“梦百年,创能源学府,换新天。”

5年后,我在65周年校庆大会上发言,再次提出“开创未来换新颜”的殷切期望。现在,又过了5年,我们应当如何加快“创能源学府,换新天”的进程呢?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资源和化石能源严重短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此,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战略任务。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应当尽早部署、规划并开始实施,争取用20年左右时间,在学校原有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改造和逐步扩展成一所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能源科技大学,培养能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扩展的新专业领域应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的科学技术。可以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氢能和地热能以及节能科学与技术这4个领域,办出特色和水平。

为什么要提出节能科学与技术?因为节能已被发达国家公认为是最经济、最清洁的能源,在国际上被称为继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之后的第五能源。它对发展低碳经济和能源安全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2008年,我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绿色摩擦学这个新领域,就是节能科学与技术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这一领域提出后,立即得到摩擦学创始人、第一届国际摩擦学理事会主席乔斯特博士的赞同和支持。从此,他和我共同在国际上倡导这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摩擦学新领域,直到他2016年离世。

张嗣伟2.png

展望未来,把学校建设成为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我坚信,以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己任的中石大人,坚持不懈,薪火相传,必将开创出一个崭新的灿烂辉煌的未来!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