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石油学院原副院长方华灿:见证诞生:70年,传承不辍

北京石油学院建立于1953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今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校70周年,作为一名93岁的老“中石大人”,谨致以衷心的祝贺!

1948年考入当时的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机械系,1952年毕业后到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任教,1953年转入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此后与她相伴了70年,再未离开过。

方华灿.jpg

1952年10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成员由计划、基建、财务、人事、教育等方面人员组成,共8人,组长为石油管理总局人事教育处处长连庆溥,副组长为石油管理总局人事教育处教育科科长于学业。我作为小组成员,负责编写“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相当于现在的立项报告),目的是呈报教育部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审批该项目。我深感责任重大,生怕报告写不好、项目批不准,我将难辞其咎。

1952年11月,政务院文教委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项目,我顿感如释重负。12月,工作组为加强筹备人员配备,成立筹备委员会及筹备处作建校准备。

1953年1月,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为主任委员,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刘澜波、石油管理总局副局长贾启允为副主任委员,并在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下设执行机构“北京石油学院建校筹备处”,由贾启允任主任,贾皞(石油管理总局机关党委书记)及曹本熹(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主任)任副主任。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开始招生并于暑假后正式开学的决定,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三个当年”的由来。我得知会议决定时有两种心情,一方面非常高兴,我国第一所石油高校要诞生了;另一方面又非常不踏实,觉得时间紧迫压力太大。

微信图片_20230913193659.jpg

建校筹备处成立后,曹本熹分工负责教学筹备工作。他指派我做扩大师资队伍的人事工作,亲自带着我跑教育部、燃料部等部门,请求他们调配现有科技人员、分配当年大学毕业生给学校,以解决当年开学上课所需的基础课教师等燃眉之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校获得了上百名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教师,对保证当年开学上课发挥了重要作用。

贾皞分工负责基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953年4月,我和石油工程系教工到学校位于海淀九间房村的校址参观时,还只看到几排施工工人住的工棚,建筑物正在打地基。那时距当年开学只有五个多月时间了,怎么来克服困难?筹备处在贾皞同志领导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首先保障一栋8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工字楼)先建成,用作师生员工居住、行政教学办公以及图书阅览和医疗。教学楼建不起来,先快速建成几排砖瓦平房作教室。食堂建不起来,就建起了苇棚作临时餐厅,还在荒草地上建起了不少露天洗脸台及苇棚厕所,以解决楼内上、下水道尚未建好的困难。就这样一些简易快速有效的措施,保障了开学时教学、生活的基本需要。

1953年9月,在教学、基建、生活保障等筹建工作顺利推进,初步具备开学上课条件的基础上,石油管理总局发出“京办53字第12472号通知”,明确写道:“北京石油学院于10月1日正式成立。”9月23至25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图书仪器设备等迁入北京石油学院校址。

1953年10月1日,1000多名师生员工在半是荒野、半是工地的校园里席地而坐,新到任的副院长张定一(此前任东北石油管理局局长)主持召开开学典礼。至此,“三个当年”的目标胜利实现,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诞生了。

应国家之所需

北京石油学院是响应国家需要而建立的,这一点我深有感受。我在编写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时,一开头就列举事实,阐明了抗美援朝及民用需要大量石油,国家急需培养大批石油工业建设人才的重要意义。

1951年至1952年,我在玉门油矿实习一年。我国当时只有这么一个油矿,年产原油仅13万吨,与国家所需差距太大,而全国石油行业技术人员只有700多人,其中最稀缺的是地球物理勘查人员,工程师仅数人,全国只有一个地震队、一个电测队,急需大批专业人才。

微信图片_20230913193647.jpg

我在玉门亲眼看到一辆辆卡车满载桶装汽油日夜不停、川流不息地开往西安送到抗美援朝前线,亲身感受到全矿生产劳动竞赛中,炼油厂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冲天干劲,因此更加坚定了献身石油工业的决心,促使我此后全身心投入到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工作中。

北京石油学院创建时,很多师生都选择了服务国家需求,服从学校需要。例如清华大学矿机专业及储运专业1952级学生,他们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及土木系,但清华大学新成立的石油工程系需要生源,就从这两个系招收的新生中分配了部分学生到石油工程系的石油矿场机械及石油储运专业学习,一年后,又随石油工程系转入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1956年毕业后献身祖国石油工业。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优秀队伍应国家之所需,发扬爱国奉献精神,才有了北京石油学院的诞生。

急国家之所急

我在玉门油矿实习时,就感受到国家需要大批建设人才的紧迫性。玉门矿务局曾将我们实习队的一位党员抽调到新成立的钻探大队任职,协助一位新提拔的工人大队长工作。我们实习结束时,玉门局又写报告给石油管理总局,请求将我们实习队的全部20名同学留在玉门油矿工作,终因教育部不同意,未果。及至1952年6月我们回到学校后,又听说教育部已通知,鉴于国家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急需大批建设人才,政务院决定:1949级及1950 级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我就更加感到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是国家之所急。因此,我在编写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时,也特别强调了争取尽快开始建校。

当建校筹备委员会作出当年开学的决定时,我非常高兴!但是,艰苦创业的建校新征程开始了。虽然基建部门采取了很多正确的应急措施,有力保障了“三个当年”的实现,但带来的种种困难,还是需要全院师生付出艰辛去克服。

生活上,全校师生都住在同一座新建的宿舍楼里,因楼内上、下水道未通,冬天洗漱与大小便都要到露天的洗脸台及苇棚厕所去;因食堂未建成,只能在露天的苇棚里吃着冰冷的小米饭,喝着带冰碴的汤。教学上,上课要走过没有路的荒草地,到无暖气的平房临时教室里,度过寒冬之艰难可想而知。开课的大部分是大学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备课之艰辛,不言而喻。尤其是实验室及直观教具,都是白手起家,需要东奔西跑采购安装,非常辛苦。但大家不畏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双手披荆斩棘,平整土地,不仅修建出了道路,还建成了临时运动场。这种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正是“中石大精神”的开端。

想国家之所想

建国之初,燃料工业部组团赴苏联考察石油工业,团长为石油管理总局代理局长徐今强,他在考察期间,专门到莫斯科石油学院“取经”。回国后他认为发展石油工业需要大批高级建设人才,必须要建立一所像莫斯科石油学院一样的高质量大学。他将想法向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汇报后,陈郁部长完全赞同,向周总理汇报,得到了周总理的首肯。这些要在我国建设一所高质量石油高等学府的想法,就是建立北京石油学院的缘由。

1952年10月,在编写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时,连庆溥处长向我传达了上述内容,指示我要将“建成一所像莫斯科石油学院一样的大学”写入计划任务书,我依照国家之所想写道:北京石油学院应经过若干年努力,达到莫斯科石油学院水平。这也就成了北京石油学院办学的奋斗目标。

此后,这个梦想终于成真。学校自1954年开始,先后聘请了各个专业的苏联专家12位,学习他们的办学先进经验。以我所在的石油矿场机械教研室为例,莫斯科石油学院钻采系副系主任、石油矿场机械专家卡西扬诺夫1955年来校两年。他编写教材给研究生讲授“石油矿场机械”课,还送给我们原苏联学生作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指导书等,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教学水平。他直接指导8名研究生,还带来了苏联研究生的论文,使我们了解他们的科研水平,这使我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的教学、科研不仅逐步达到了莫斯科石油学院的水平,还开拓创新,建立了莫斯科石油学院没有的海洋石油装备新学科,开设新课程、出版教科书、成立研究室、招收研究生。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更是快步领先,建成了诸如钻机起升过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试验装置,还有能升降、旋转,相当于一座小钻机的钻头性能试验系统等10余部新试验台,极大地丰富与扩充了试验课内容,远超莫斯科石油学院。就这样,北京石油学院以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终于在60年代中期,达到了莫斯科石油学院水平,实现了在我国建设一所高质量石油高等学府的目标。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