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 学院管理
    规章制度
    学术委员会
    学位分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博士授权学科
    硕士授权学科
    本科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论文发表
    专利授权
    学术专著
    研究平台
    研究团队
  • 本科教育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
    教学获奖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日历
  • 研究生教育
    教学通知
    管理文件
    招生信息
    导师简介
  • 党群工作
    组织建设
    规章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入党导航
    支部活动
    工会委员
    教工活动
    集体荣誉
  •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出国公示
    国际交流项目
  • 学生工作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人员分工
    党团班级建设
    第二课堂
    就业创业
  •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督查小组
    事故案例
    应急与预防
  • 常用文件下载
    行政管理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工作
    实验室安全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教师队伍
  • 化学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化学工艺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能源与催化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
  • 实验教学中心
  • 兼职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教授/研究员
教授/研究员

詹亚力

发布时间:2020-05-11



詹亚力,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讲授《结构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课程,主要开展石油污染物的识别、处理与能源转化等方面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办公电话:010-89731131;E-mail: ylzhan1970@163.com

研究生招生学科(代码):

学术型博士生: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环境化工方向;

  能源环境科学与工程(0817J4)-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专业型博士生:环境工程(085701)

学术型硕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

专业型硕士生: 环境工程(085701)

团队研究生招生数量:

学术型博士生:约3-4名/年;

专业型博士生:约2-3名/年;

学术型硕士生:约12-15名/年;

专业型硕士生:约10-12人/年。

科研条件:

研究团队建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从事石油石化污染控制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的配套条件完备,用于研究生创新性研究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经费充足。希望学生求学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自我驱动力,鼓励自主探索创新,团队会根据学生求学目标设计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鼓励博士生按时开题、按期毕业。鼓励硕士生毕业后出国深造,鼓励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可推荐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知名教授团队深造。

团队待遇:

春踏青、夏观海、秋登高、冬赏雪。

团队氛围、科研津贴以及其他待遇等事宜请咨询在组研究生。

【教育经历】

1. 2003.9-2009.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化工专业,工学博士。

2. 1991.9-1994.6:南开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

3. 1987.9-1991.7:南开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 1994.07-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 2008.01-2018.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副处长、处长。

3. 2011.07-2016.04: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挂职),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院长(正处级)。

4. 2018.09-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正处级)。

5.2024.03-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

【社会兼职】

1. 教育部2018-2022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1] 环境监测(本科专业核心课,32学时),2021年学校“金质优课”。

[2] 环境监测实验(本科专业核心课,32学时)

[3]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本科专业核心课,32学时)。

教学荣誉与获奖:

1.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生),排名第三。

2. 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新时代西部高质量高等教育办学实践,202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本科),排名第七。

3. 全程深度共赢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4.建设工程仿真环境,改革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2012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5.化学工程专业及化学、化工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二届石油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6. 智能赋能 构建四位一体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202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

7. 化石资源清洁利用实验体系的建设与实践,202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

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荣誉称号,2021年。

9. 《环境工程概论》获得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二等奖。

10. 政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建设,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1.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与优化,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12. 污水处理综合实验平台的研制与运行,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教材编写:

[1] 郭春梅、赵朝成、陈进富、詹亚力主编,石油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工程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8年。

教研论文:

[1] 詹亚力, 王赫名, 陈春茂.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中国大学教学. 2021,1-2: 54-58+86。(北大核心)

[2] 王赫名, 詹亚力, 李敏.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实验一体化的“金课”建设,教育教学论坛, 2020(41): 213-214.

【团队科研获奖】

1.《炼化行业重度污染源治理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2021年。

2.《石油化工重度点源污水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

3.《石化高盐高浓度污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2年。

4.《炼油化工行业污水减污增效关键技术开放及大规模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

5.《对氯铝酸类离子液体废催化剂进行处理的方法及处理系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专利奖优秀奖,2020年。

6.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19年、2023年。

7.《基于碳点及磁性材料的水体污染物灵敏检验技术及应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2019年。

【团队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油剩余污泥铁催化水热炭化机理及产物性质调控研究、2023-2026。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金属复合空间限域效应强化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炼化废水的研究,2023-2026。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油化工废水中未知雌激素/雄激素效应内分泌干扰物质识别与效应评价,2022-2025。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溶解性有机质介导亚铁/过氧乙酸还原-氧化协同深度矿化石化废水POPs的过程与机制、2024-202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冻融循环对微生物在不同饱和度多孔介质中迁移与释放行为的影响与机制研究、2023-2025。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介孔限域铜原子催化电极降解煤化工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机制、2022-2024。

7. 中石油创新基金、生物炭固定功能菌群强化石油污染土壤降污固碳机理和技术研究、2023-2026。

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纵向项目、典型石化行业废水新污染物分布及治理技术开发、2024-2026。。

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纵向项目、脱氮除磷装置化多功能深床滤池技术开发、2023-2025。

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纵向项目、剩余活性污泥中温厌氧绿色处理技术开发、2023-2025。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纵向项目、含油污泥高温微生物处理技术,2022-2024。

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广东)炼化分公司委托项目、污水厂水质预警及智能化调控模型开发、2024-2025。

13.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委托项目、炼化污水处理厂硫自养反硝化菌群结构解析及多样性研究2024-2025。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委托项目、兼具降污固碳功能微生物碳释放调控及代谢网络结构解析、2024-2026。

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委托项目、炼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控综合决策模型开发、2023-2024。

16.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页岩油采出水水质稳定机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2024-2026。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压裂返排液短流程处理技术开发、2024。

18. 济南瑞东实业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催化剂污水处理系统优化升级技术方案与工艺设计包开发、2024-2025。

【代表性论文】

[30] Heming Wang,* , Jidong Liu, Zizhen Zhang, Juanjuan Li, Huihui Zhang, Yali Zhan**. Alkaline thermal pretreatment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for enhanced hydrogen production in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 294: 113000(中科院JCR 1区TOP,IF 6.789)

[29] Yalin Wu, Qingxiang Zhou*, Yongyong Yuan,Hongyuan Wang, Yayan Tong, Yali Zhan**, Xueying Sheng,nYi Sun, Xianqi Zhou. Enrichment and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A novel approach of MSPE-HPLC based on PAMAM dendrimers – functionalized magnetic-nanoparticles. Talanta, 2020,206: 120213(中科院JCR 1区,IF6.057)

[28] Huangfan Ye, Baodong Liu, QinghongWang, Zuo Tong How, Yali Zhan, Pamela Chelme-Ayala, Shaohui Guo, Mohamed Gamal El-Din, Chunmao Chen*, Comprehensive chemic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avy oil electric desalting wastewaters in petroleum refineries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24, 138117.(中科院JCR1区TOP,IF 7.963)

[27] Qinghong Wang, Jiahao Liang, Simin Zhang, Brandon A. Yoza, Qing X. Li, Yali Zhan, Huangfan Ye, Peng Zhao*, Chunmao Chen,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an industrial scale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omposition, func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0, 189, 109939.(中科院JCR 1区,IF 6.498)

[26] Qingxiang Zhou*, Yuqin Wang, Junping Xiao, Yali Zhan**.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core-shell Fe3O4@polyaniline composite materialand its application in adsorption and removal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nd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9, 183 :109471(中科院JCR 1区,IF6.291)

[25] Qingxiang Zhou* , Yalin Wu, Yongyong Yuan, Xianqi Zhou, Hongyuan Wang, Yayan Tong, Yali Zhan*, Yi Sun and Xueying Sheng. Determination of Sudan red contaminants at trace level from water samples by 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Fe@Ni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upled with HPLC[J]. Environ Sci Eur., 2019, 31:34. (中科院JCR 2区,IF5.893)

[24] Chunmao Chen, Xin Yan, Brandon A. Yoza, Tingting Zhou, Yang Li, Yali Zhan, Qinghong Wang⁎, Qing X. Li*. Efficiencies and mechanisms of ZSM5 zeolites loaded with cerium, iron, or manganese oxides for catalytic ozon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water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12, 1424–1432.(中科院JCR 1区TOP,IF 7.963)

[23] Yandan Wang, Wenfeng Ma, Brandon A. Yoza, Yingying Xu, Qing X. Li, Chunmao Chen, Qinghong Wang, Yu Gao, Shaohui Guo and Yali Zhan*. Investigation of Catalytic Ozonation of Recalcitrant Organic Chemicals in Aqueous Solution over Various ZSM-5 Zeolites [J]. Catalysts, 2018, 8, 128. (中科院JCR 3区,IF 4.146)

[22]Yali zhan, Qinghong Wang, Chunmao Chen, Jung Bong Kim, Hongdan Zhang, Brandon A. Yoza, Qing X. Li*. Potential of wheat bran to promote indigenous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J].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2017, 44(6): 845-855. (中科院JCR 3区,IF 3.346)

[21] Chunmao Chen, Jiahao Liang, Brandon A. Yoza, Qing X. Li, Yali Zhan, Qinghong Wang*. Evaluation of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UASB) reactor containing diatomite and maifanite for the improved treatment of petroleum wastewater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 243, 620–627.(中科院JCR 1区TOP,IF 9.642)

[20] Xuan Guo, Yali Zhan, Chunmao Chen, Bin Cai, Yu Wang, Shaohui Guo*. Influence of packing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using petroleum refinery wastewater as fuel [J], Renewable Energy, 2016, 87, Part 1, 437-444.(中科院JCR 1区TOP,IF 8.001)

[19] Xuan Guo, Yali Zhan, Chunmao Chen, Lijie Zhao, Shaohui Guo*. The influence of microbial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finery wastewater microbial fuel cell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4, 251, 229-236.(中科院JCR 1区TOP,IF 9.127)

[18]Ruohua Zhang, Yali Zhan. Lanthanide Perchlorate Complexes of 1,4 - Bis(phenyl(sulfinyl)Butane. Synth. React. Inorg. Met. –Org. Chem., 1995, 25(2): 283-292.

[17] Ruo-Hua Zhang, Hong-Mei Wang,Chao Zhu,Ya-Li Zhang,Jing-Tang Chen. Mixed-ligand Complexs of lanthanide Perchlorate with 1,3 - Bis(phenyl(sulfinyl)Propane and 1,10-phenanthroline. Polyhedron, 1995,14(20,21): 3037-3040.

[16] Ruo-Hua Zhang,Xiong-Yu Wu,Fen-Zhi Zhao,Ya-Li Zha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ation of mixed Ligand complexs of Yttrium and Lanthenide(III)-Bis (phenyl(sulfinyl)Propane and Bipyridyl. Polyhedron, 1995,14(5): 629-633

[15]Ruohua Zhang, Yali Zha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xed new complexs of Lanthanide (III)- of Bis(phenyl(sulfinyl)Propane. Polyhedron,1994,13(12): 1881-1185. (中科院JCR2区,IF3.052)

[14]王庆宏,李思雨,牛皓,王鑫,詹亚力*,陈春茂,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研究进展,工业水处理,202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2.1087.TQ.20210901.1458.004.html. (中文核心)

[13]王庆宏,郑逸,李倩玮,王鑫,詹亚力,陈春茂*,污染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机制研究进展[J/OL],环境科学研究,2021。https://doi.org/10.13198/j.issn.1001-6929.2021.10.16(中文核心)

[12]陈春茂,刘知远,吴百春,梁家豪,王庆宏,詹亚力*,泥炭土强化厌氧生物处理含酚废水研究,工业水处理,2019,39(12):19-22.(中文核心)

[11]郭璇,詹亚力,郭绍辉,孙素秀,阎光绪,陈春茂,炼厂含油污水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及性能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27(01),159-163.(中文核心)

[10]詹亚力,郭绍辉,吕荣湖. 绿色试剂——淀粉改性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19(5):14-18.(中文核心)

[9] 詹亚力,杜娜,郭绍辉.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氧化降解作用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9(2):13-17.(中文核心)

[8] 闫光绪,郭绍辉,詹亚力,王嘉麟; 牟彤. 聚酯污水的深度处理新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5):128-131(中文核心)

[7] 詹亚力; 王琴; 闫光绪; 郭绍辉. 高锰酸钾作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 29(3): 5 59- 563.(中文核心)

[6] 詹亚力,王琴,张佩佩,闫光绪,郭绍辉。微生物燃料电池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29(1): 144- 148.(中文核心)

[5]詹亚力,戚琳琳,王琴,罗一菁,闫光绪; 郭绍辉.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微生物分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23(3):445-449

[4] 詹亚力,戚琳琳,闫光绪,郭绍辉. 污水污泥裂解及其性能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9,3(4):743-747.(中文核心)

[3] 张若桦,詹亚力. Nd(ClO4)3和Er(ClO4 )3与-(双苯基亚砜)甲烷配合物的溶液光谱. 中国稀土光谱,1995,13(1):15-20.

[2]张若桦,詹亚力. 铕(III)的双亚砜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光谱. 无机化学学报,1995,11(2):140-146. (中文核心)

[1] 陈敬堂,廖代正,张若桦,詹亚力,鲁建义. 烯醇式异桥双铜配合物的合成及磁交换作用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12):1638-1641. (中文核心)

【授权发明专利】

[6] 王庆宏,陈春茂,梁家豪,明婕,王鑫,詹亚力,郭绍辉,一种炼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2021.05.04,中国,ZL 201910202210.1。

[5] 王庆宏,陈春茂,李怡,王鑫,王艳丹,李一鸣,詹亚力,郭绍辉,付文涛,张晓明,一种废白土制备臭氧催化氧化用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2020.06.19,中国,ZL 201910046088.3。

[4] 王庆宏,陈春茂,李一鸣,王鑫,王艳丹,李怡,詹亚力,郭绍辉,付文涛,张晓明,一种负载型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0.06.12,中国,ZL 201910043247.4。

[3] 陈春茂,董一凡,徐莹莹,李西辰,姬源源,王艳丹,王庆宏,詹亚力,郭绍辉,一种有机废水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0.06.12,中国,ZL 201711063904.9。

[2] 陈春茂,李西辰,徐莹莹,董一凡,姬源源,王艳丹,王庆宏,詹亚力,郭绍辉,一种有机污水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2019.11.19,中国,ZL 201711063372.9。

[1] 陈春茂,徐莹莹,姬源源,王艳丹,李西辰,董一凡,王庆宏,詹亚力,郭绍辉,一种有机废水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2019.11.19,中国,ZL 201711091009.8。

分享到:

相关链接

  • 图书馆免费获取全文文献
  •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材料开放实验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科学院
  •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邮      编: 1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