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欢迎您!

$cms.getChannel($curChannel.paren.id).title

人生集萃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cms.getChannel($curChannel.paren.id).title 人生集萃 > 读书会交流之一《科学管理原理》

读书会交流之一《科学管理原理》

                               来源:郭威老师和讯博客  http://guowei66.blog.hexun.com/93452675_d.html

      诸位好,在我看来,直接研读讨论这些经典名著,比起搞什么教科书,读什么市面上所谓的流行书,强多了。在一个大师满天飞,阿猫阿狗都可以上论坛的时代,经典名著的思想更加弥足珍贵。
今天我们交流交流读书,这太令人高兴了,我们的企业有品味,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否则,我们做这个干什么呢?读书,从来都应该是个令人感兴趣的事情,读书如果痛苦,那就少折磨自己吧。不过,读书也真是个令人痛苦的事情,我自己就曾经经历过这个过程,不想读了,为了某个目的非得读,收获甚微。早先读本书,什么都不为,看着如醉如痴,半夜不睡,打着手电被窝里看书,怕被家长发现。为什么早先读书那么有意思,为什么现在看书都头痛?为什么现在看不下去书?觉得枯燥,乏味,收获不大?
今天结合例子,我想稍微分享一下,我们工作一些年的人到底应该怎样去看书?我说的是看点相对专业的书。
1.带着点兴趣去看书,哪怕稍微找到点有兴趣的地方。兴趣如何来的?发现了你未曾发现,并感觉到别人可能没发现的地方,这时候你觉得受用,有成就感。具体到读书的方法,找你感兴趣的地方,不必追求通读,哪里都搞透。从一个小小小小的点开始,深进去,进不去再出来,再找。
进去的一个小窍门是先别碰那些内核坚硬的东西,越是迷人的知识越不容易直接体会到,我们可以从某些小例子开始。像是看个故事,了解个信息。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有些例子,我们单独拿出来品味分析一下,看看泰勒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案例、例子、小故事,这些内容在这类理论书中,往往用作解释需要理解的关键问题,泰勒对企业一线的了解丰富深入,他举的每一个例子都应该好好品一下。我读的是老版书,社会科学出版社,冼子恩、曹理顺,译,那个版本比较全,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科学管理原理、国会听证词,都有的那个。老版本在161页有个例子。
任何日常用品的降价,马上会引起对这种用品的大量需求。
举个例子,以前做鞋完全用手工,改用机器加工后,劳力费用就只及以前的一小部分,出售时价格也便宜多了,这使得现在劳动阶级中的每个男子、妇女和孩子每年都要买上一两双鞋,而且常年穿鞋了;以前每个工人也许每五年才买双鞋,常年则是光脚走道,穿鞋只是当做一种奢侈或出于迫不得已的需要。所以,尽管由于引进了制鞋机器,每个工人的鞋产量大大增加了,但鞋的需要量也相应递增了,这使现在的制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工人。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它可以多多少少让我们推测出泰勒怎么考虑问题。泰勒的逻辑是这样的,引进技术,提高产量,人力费用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导致雇用更多的工人。泰勒想让我们理解什么呢?看看前后文,捉摸一下前面的内容,就容易想出来了。泰勒对工人磨洋工现象非常关注,他是一线出身的工程师,天天在工厂,天天接触工人,他知道工人想什么,怎么做。那个时代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机器工具多了,有些工人认为这些机器工具替代了自己的劳动,历史上还有大规模捣毁工具的做法,是的,如果机器设备多了,就减少用人,任何人都会不安。关于磨洋工,还有一个问题,效率工程师,进行动作研究的一批人,将科学方法导入企业,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增加了,确实可能用不了那么多人了。加上,企业管理当局都有不断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冲动,对于工人来讲,可能受不了,达到多好算个尽头呢?再有,工人很朴实,体力劳动工人,天天干活辛苦,思维力没那么透彻,他这样算账,通过提升效率,我的产量增加了一倍,我的、企业的投入减少了一半,那么,里外里我应该挣到四倍于以前的工资了。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人,我说你提高了效率,确实应该涨工资,或者说应该奖励,可是你考虑过另外的没有,我们产量增加,效率增加,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怎样呢?为了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未来必须投资呢?他说,我不管那么多,那些不归我管。我知道,这里面除了理解,还有信任问题。可以看出,泰勒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劳资两利、劳资合作,做不好。
……通过例子,产生一种身在其中,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的感觉,这是可以促发联想,把很多现实的事情联系起来。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思考能力提高,对事务的了解增加。
2. 读一本书,反复读一本书,读透一本书。这点我深受父亲启发,他是一位有些专业能力的法语教学翻译人员。能够在工程/军事几个领域用法语教学,直接用法文讲。我觉得一般的法语交流不是太难,可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法语交流,涉及到专业词汇,就不大容易了。他告诫我,不要读那么多的书,把一本吃透,哪怕是一本不很难的书。比如,他反反复复读一两本法语书,看上去书皮都比较破旧了,老书,仿佛没什么新知识,可就是这个基础比较牢靠,有架子在那支撑着呢。
读专业书,为什么读不进去?收获不大?读得太多了,太草率了,呼噜呼噜过去了,没吃透,白费,专业领域是个黑洞,必须得被吸收进去才行,进去再出来,凡此数次,那就有感觉了。
反反复复读一本书,意思就反反复复品味某些重要的东西,一本书里有些话就要反反复复品。说白了,这样读书,就是专业人士,读专业书的方式。专业没那么容易,看着简单,一辈子进不了门。反反复复读,来回来去品,其实就是品那些最核心的东西呢。
新版本(机工)在15页,有些阐述。
在各行各业,即使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在各个行业,通过消除工人作业中不必要的动作,并以快捷的操作代替缓慢而无效的操作,可节约大量作业时间,进而提高产量。而这只有在人们亲自看到了经由称职的人员通过系统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所带来的改进时才能认识到。
……做同样一种工作,通常情况下可有很多种方法。也许在每一种行业,完成同样一个动作就有四五十种,甚至上百种方法;同样的道理,完成同一类工作可用的工具就有很多种。那么,在各行各业通行的众多方法和工具中,总有一种方法和工具是较快和较好的。而这种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过对所有正在采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准确、紧密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才能发现和形成。这包括对整个机械工艺逐步以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行事的过程。
……我给大家说说读书中,我怎么反复琢磨这一段的。……
我再举一处,新版书29页。
在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制度下,最突出的独一无二的是任务观念。每个工人的工作至少要在一天前由管理者通过计划形式完全确定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工人会收到书面的作业指南,其中,详细说明了要完成的任务及作业方法。按照这种方式,预先安排好的工作就构成了一项任务。如上所述,这项工作不是由工人单独完成,多数情况是通过工人和管理者共同努力完成的。每项任务详细说明了要做什么,如果做以及何时完成。无论何时,只要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那么就能得到正常工资30%-100%的额外报酬。这些任务定额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需要工人高质量细致地完成。同时,必须明确,绝不要求以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速度来完成这些任务。每项任务都是这样拟定的:胜任这一工作的工人能够常年以这种速度操作,并感到身心愉快,变得富有而不感到劳累。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管理就是预先制定任务计划并实施这些计划。
……我在详细谈谈我读这些的思考过程……以前的管理是积极性加激励,这是什么呢?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多给钱,使劲干,这里有个问题,干什么?怎么干?大家一起怎么干?钱催不出伟大企业。以前是管理者下任务,工人玩命干去吧。现在是大家一起制定任务计划,所有人在任务计划指引下干,包括管理者在内。……还有个问题,怎么定任务计划?这就有了与以前联系的问题,没有动时研究做基础,任务计划容易流于表面,随意更改,或快或慢,或松或紧,还不如看着干,粗一点。……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日本的PDCA5SPDCA就是任务计划。5S就是动作时间研究。
最后一点时间了,我再说一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德鲁克老爷子的,了不起的思考着,真大师,浑然一体。工厂里的工人干的主要是体力劳动,服务一线的也是,那知识劳动呢?德鲁克开篇就讲明了,以前的体力劳动者,主要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知识劳动者主要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是什么意义呢?效率再高的瞎干,反而更坏事,做事要有效果,知道做什么,贡献在哪里。知识工作者不是被驱动的,但他要自我管理。
……第二章,掌握自己的时间,先从自己开始,方法,不还是泰勒的根基吗?后面写,我能贡献什么?如何发挥人的长出?要事优先,决策的要素,有效的决策。这都是管理者的核心任务。
读书,专业书,经典书,要慢,否则伤身体,伤精神,进不去,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吃俩烧饼……
……我随便说说,也许现在这个时代变了,人们看手机,网上阅读,快餐阅读,谁还去关注那些大部头?谁还去思考一百年前人们的想法。这真不是一个读书的年代,打心眼儿里愿意读书的人少了。……人生如在梦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