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交流

“转型中的能源环境系统创新发展管理”分论坛成功举行

2020年11月29日,2020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分论坛一“转型中的能源环境系统创新发展管理”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翠宫第五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共邀请了五位来自能源发展与管理领域的专家,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的参与。

7e4cfb272f734c799935c43d28ef2316.jpg

此次论坛上半场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奇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员的陈凯华教授作了题为“转型背景下创新研究的重要问题”的主旨报告。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转型的发展”。科学创新发展面临诸多社会挑战,故而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变为在考虑创新的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创新时要考虑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环境政策。因此,他认为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新的发展动力,同时科技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两种转型,即创新治理和发展的数字化与负责任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占民教授作了题为“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的通胀效应及分配效应分析”的主旨报告。陈教授通过商品能源的构成以及能源价格的波动水平引出了话题,对研究方法和数据进行了介绍,并使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将通胀和分配纳入同一框架研究,对于通胀效应和分配效应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结果,给出了长期中对机动车用燃料征税可以在不出现逆向分配效应前提下实现减排目的。他表示,征收碳税将降低低收入居民的福利水平,同时,原油和煤炭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工业企业的价格波动影响大于消费者,而我国能源企业的价格传导存在阻碍,使得政府无法获取能源价格波动对于通胀效应和分配效应的真实影响,从而增加了政策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等结论。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员的刘宇老师作了题为“湖北碳交易市场的经济和环境影响——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组织报告。刘宇老师向师生阐释了了处理模型和数据的方法;说明了数据来源以及模型计算过程并介绍了三点研究结论,其一是碳交易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冲击极小;其二是需要对行业影响的抑制性进行辨别;其三是无论是从边际减排成本还是从平均减排成本来看,碳交易都是可被接受的。最后,刘老师简短地介绍了以后将进行的研究工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张博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油气甲烷排放研究: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张教授以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及我国能源结构为背景,指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优良途径,并以此引出了甲烷的温室效应、全球大气中甲烷排放现状、甲烷的减排作用等话题,重点介绍了甲烷逃逸安全问题、甲烷监测技术进展和油气系统甲烷减排技术应用等方面。此外,张教授还通过对我国甲烷排放现状的探讨,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甲烷排放机遇与挑战的思考。张教授还给出了我国应尽快制定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的目标与规划,推进甲烷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甲烷排放研究上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议。

论坛进行至下半场,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管学院管工系主任李明教授主持。

北京工业大学的彭锐教授作了题为“复杂能源网络的攻防策略研究”的主旨报告。彭教授介绍了其研究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复杂网络模型设定与模型算例。其中,他在设定模型时结合了累计前景理论,以便可以考虑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他提出,在给定攻防策略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攻击者和防守者的前景值而后可以运用Maximax策略求出最佳攻防策略。

在基金申报讨论环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李贺平老师介绍了主题为“基于相依性的水下采油树系统视情维护优化”的基金申报情况,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各位学者积极地讨论,互相交流、分享基金申报经验,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会议为广大从事能源战略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学术、展示个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各位学者的精彩演讲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c6c845d006df4f8cbf26266199e207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