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精品博览

古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号?里面真有门道

许多古人因有名、字、号,一个人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方式,如屈平、屈原,曹操、曹孟德,苏轼、苏东坡,郑燮、郑板桥;还有青莲居士、香山居士、六一居士……

古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号?它们都是谁起的?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起来了解古人的名、字、号,了解他们的家族期望和个人情怀。

“名”与“字”

古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名”和“字”不是同时命定的。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根据周朝礼制,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为他命名;男性在二十周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性在十五周岁举行笄礼时取字。所谓“冠礼”“笄礼”就是今天的成人仪式。可见“字”是成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名”和“字”有什么区别?

《离骚》王逸注曰:“名所以正形体,定心意也;字所以崇仁义,序长幼也。”《颜氏家训》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也就是说,“名”是一个人的称谓代号,是用来辨正名分的;“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字”又称为“表字”。

“名”和“字”有什么联系?

屈原《离骚》开头叙述父亲为自己取名命字:“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屈原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白虎通》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可见一个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应该是密切关联的。这又分为三种情况:

1.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东汉科学家张衡字子平、文学家祢衡字正平“衡”与“平”同义;再如宋代词人秦观字少游、诗人陆游字务观“观”与“游”同义;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巩”与“固”也是同义。

2. “名”与“字”意义相关。如东汉梁鸿字伯鸾、三国张飞字翼德、宋代史学家郑樵字渔仲“鸿”与“鸾”、“飞”与“翼”、“樵”与“渔”意义相关。

3. “名”与“字”意义相反。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

有的人“名”与“字”同出于古书中的某一句话。

三国曹操,字孟德,其名与字出于《荀子·劝学》:“夫是之谓德操。”道德和操行互为表里。

《茶经》作者、唐人陆羽,字鸿渐,姓、名、字皆出于《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名与字搭配,比喻仕进。

又如北宋苏轼,字子瞻,名与字出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轼”,车前横木,供人凭靠远望之用,“瞻”与“望”同义。

南宋刘过,字改之,名与字出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过错则改之,意义明豁。

元末戏曲家、《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名与字出于《礼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字叔大,名与字出于《公羊传·隐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名与字相连,寓含“严格遵循正道”之意。

有些人为什么“有名无字”?

古人取“字”,只限于士大夫或知识分子阶层,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如萧何、韩信、樊哙等人,都有名无字。因为他们当初不过是社会下层的刀笔小吏或贩夫走卒,无资格也没必要取“字”。

中国现代名人几乎都有表字,如孙中山字逸仙毛泽东字润之蒋介石字中正李宗仁字德邻陈独秀字仲甫周树人(鲁迅)字豫才胡适字适之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名与字逐渐合一,人们就只取名而不再命字了。

“号”

古代的文人雅士除了取名命字之外,还有自己取的别号。例如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自号为鸱夷子皮;东晋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等。

名人雅士自己起的“号”,称“雅号”,体现出自号人的志向、意趣、寄托、业绩、癖好、居室、收藏等,往往含义精妙,别具一格,各抒胸臆,异彩纷呈。

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住宅旁侧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五柳先生”

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中年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就是“六个一”:一万卷图书、一千卷古代金石文献、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南宋大诗人陆游号放翁,所谓“放”,就是不拘礼法、放荡不羁的意思。陆游在一首词作中自解其号曰:“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自号“板桥”“板桥”出自唐人刘禹锡《杨柳枝》诗句“二十年前旧板桥”,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慨叹。郑板桥另有一个别号——“青藤门下走狗”,昭示出其对明代著名文学艺术家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的由衷崇拜。郑板桥还有一个十二字别号——“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表明自己考取功名的艰难历程。

清末辜鸿铭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英、德等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自号为“东西南北人”。所谓“东西南北”,即“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对其半生特殊经历的浓缩——辜鸿铭祖籍福建惠安,生于南洋马来西亚半岛的槟榔屿;长年留学西洋;娶妻于中国之东的日本;学成后长期在北京供职,先为张之洞幕僚,后任外务部左丞。

别号最长的是清代的成果和尚,其别号“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由五个称谓组成,长达二十八字。可见文人拟制别号,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享有广阔的自由空间。

“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名”“字”“号”三者的区别是——“名”昭示了父母长辈的意愿,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字”是“名”的派生物,体现“字以表德”的特点;只有“号”是本人自取,是名主的个性和自由意志的体现。

旧时名和字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具体说有三点: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表示尊重;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表示谦逊;尊长者对卑幼者只称其名而不称字。“号”的使用比较随意,在社交中自称、他称、面称、背称均可。

自古以来,取号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别号不限于男子,少数女性也有别号,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朱淑贞号幽栖居士,清末革命家秋瑾号鉴湖女侠

本文转载自“语言文字报”公众号(ID:yw62200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