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关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创新高等工程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7-10-18 |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 樊恭烋 | 发布日期:2007-11-14 | 阅读次数:

对造就工程科学应用人才来说,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缺陷:一是严重脱离生产实践;二是对能力的培养没有规范

 

我国现行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能使学生扎实地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有关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使其毕业后就能较快地上手承担科研任务。这正是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因此,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主体是可以适用的。但对造就工程科学应用人才来说,现行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缺陷:一是严重脱离生产实践;二是对能力的培养没有规范,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以创新意识、科学作风和创业精神为核心

 

没有牢固的创新意识,就算不上是创新人才。创新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不然,创新就会变质。设定创新目标,可行性研究再充分,它也只能减小失误几率,不可能消除风险,所以创新必然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才能不怕挫折,勇往直前。敢于赶超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甘于献身的创业精神正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学校应把它们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

 

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强调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

 

高校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以后,应当在本科教学计划中为其安排一次为期一至二月的设定创新目标的实战训练。创新目标的课题要求来自工厂和企业。一个班可以分成若干课题组,承担不同的课题。要从学科发展前沿和产品生产销售第一线两个方面,对有关论证设定创新目标的信息资料进进行查询、调研;然后汇总、整理、归纳、消化,得出是否具有先进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结论,并写出报告。这是一个以前未曾有过的教学环节。

 

科学地设定创新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本功。但设置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这一基本功,也是为了提倡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过去,学科前沿最新发展情况和先进产品最新指标,只是少数高层次的教授、专家所关心掌握的信息。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学科和生产前沿的信息,应为广大科技人员所了解。所以学生所写成的报告,要经过学生相互评议。凡属合格的报告,都可汇集成册,作为资料公开发行;优秀的应予奖励。这个教学环节,应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着重发展四种能力,并逐步加以规范化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学校教育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但至今尚未见到一个实施发展能力的规范。现在我们提出要发展四种能力并加以规范化,这是为什么?是否可行呢?

 

很长时期以来,学术界对能力和智力两个概念及其间相互关系的观点有分歧。在过去不少教育著作中,可以看到能力和智力两个词往往交互使用,没有严格区别。后来逐渐趋同,认为能力和智力是互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至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又各说不一。既然能力的概念长期得不到明确界定,能力培养也就无法规范化了。其次,由于有的教育家把智力要素作为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而智力要素是与脑神经特性相对应的一种心理功能,这是无法去具体考核的,也就更不可能加以规范了。

 

现在已明确能力是与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是要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凡是具体活动的结果,都是可以考核的,这样,能力也就可以考核了。所谓能力培养逐步规范化,是指在教学计划中要对需要培养的能力,明确提出目的、要求、方法和考核制度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逐渐形成规范。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