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高等教育中“学”与“术”的关系
——兼论大学办学理念的分野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2-06 | 阅读次数:

  大学,历来被视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但是,尊学抑或崇术却是大学教育始终追寻而又难以自拔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偏差都与能否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直接相关。

 

  大学中学与术的历史演变

 

  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伴随着尊学或崇术的曲折历程,学

与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统一––分离––再统一三个历史阶段。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学与术的初始统一。在中世纪,大学中学与术是统一的。一方面,这时的大学集中地体现了“学”的成果。当时,由于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学培养的人才大都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大学的研究水平代表当时最高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当时的大学也具有明显的“术”的特征。大学教学的内容主要由自由教育和学科教育组成。自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职业。由此可见,中世纪的大学是学与术集于一身的大学。

 

  文艺复兴后学与术的分离。文艺复兴后,西方科学与技术开始分化,学与术的界限初露端倪。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旨在摆脱中世纪的思想桎梏,但却对学与术的分化采取了扬学抑术的态度。这种倾向发展到19世纪初,在新人文主义者洪堡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得到了系统的表达和充分的体现。洪堡反对传统大学将传播知识作为大学主要职能的做法,主张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为此,他提出了学与术分离、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分家的主张。

 

  洪堡关于学与术分离的办学理念以其主政的柏林大学的巨大成功而赢得了世界性影响。但是,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以扬学抑术、厚学薄术为特征的。今天,我国众多地方普通院校之所以长期模仿重点大学,与这种办学传统是分不开的。

 

  19世纪中期以后学与术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新统一。到19世纪中期,学与术首先在美国大学中出现了新的统一趋势。此时,美国大学开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型人才,朝着尊学的方向发展。二是创办美国式的学院和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朝着崇术的方向发展。表面上看,这种趋势似乎表明学与术走向了更彻底的分离,而实际上却是在大学合理分工基础上的新统一。从此之后,学与术由分离走向统一代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学与术的理论分析

 

  学与术在历史上的曲折历程并不是孤立的,其深刻的内在原因隐含在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对立和统一之中。

 

  尊学与理性主义联姻。理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自由教育看作人才培养的崇高目标。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虽然也以职业教育为目标,但因受到经院哲学所倡导的理性思维的影响,高等教育因此而带上了理性主义的色彩。

 

  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者主张实施以古典名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旨在促进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新人文主义者洪堡提出将“纯科学”研究作为大学存在的基础。所有这些,依据的都是理性主义的价值观。此后,直到19世纪中叶,理性主义在西方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尊学的传统之所以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理性主义的思维土壤中。

 

  崇术与功利主义结合。功利主义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教育理想就属于以国家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价值观。19世纪中叶以后,理性主义价值观遇到了来自功利主义的严重挑战。到20世纪中期,功利主义价值观在美国社会的温床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以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办学思想,不仅完善了大学的社会职能,而且使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选修课制度在大学中日渐兴盛。不难看出,崇术的传统之所以在此时兴起,与功利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而功利主义之所以在此时崛起,又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日益结合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