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2007年高等教育:原地踏步还是转折点?

来源:科学时报 | 作者:袁建胜 孙琛辉 | 发布日期:2007-12-27 | 阅读次数:

2007年的高等教育界出现了哪些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现象和政策?到底有哪些能成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进程的一分子?

本报特别采访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关注教育的学者、大学管理者以及资深媒体人士,他们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以及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进行点评,并分析影响高等教育进程的可能性。

 

无亮点说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与科普研究所所长):

 

教育问题日益清晰明朗

 

今年高等教育的亮点不是很突出。很多问题都比较清楚和明朗,现在由坐而论道逐渐转向务实。大家都去做,声音就不像以前那么激烈。

比如,过去大家都说一流大学,现在看来一流大学不光是怎么学国外的,还有怎么把握自己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把传统书院结合在自己的发展中,这个是很好的思考。

再如,高校行政化问题,前几年,大家从理念政策法规的比较方面关注得比较多,现在大家都关注实际操作。有的学校引进国外的校长,或者搞各种各样的改革。

我认为,高校过去的本科教育有点失去自我,高等本科的质量和特点应怎么把握,社会上关注得不多,但今年提得比较多。所以我个人感到很多高校由原来的消极应付评估变成现在的积极适应评估,因为评估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不能失去学术标准

 

今年国家推出了教授评级制,就是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分为几个等级。我们学校这两天都在评,其中教授分4级,这和工资挂钩。这个评级标准我把它称为国标,即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励。

这个评级制度会变成教育界没有学术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为了在同一职称中达到更高的级别,教授以后会拼命去争取国家级项目,而没有办法安心做学问,这个弊端会慢慢显示出来。

对于今年高等教育无亮点的提法,我认为这并不是肯定也非否定,因为中国高教不能再折腾了。让教育回归教育、学术回归学术很重要,否则,大量精力都耗费在学术以外的事情上,教育还有什么希望?应该少点国家标准的东西,让大家耐心下来做学问最重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