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复旦党委书记:办大学,莫违"生物多样性"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姜泓冰 | 发布日期:2009-02-25 | 阅读次数:

    不切实际竞相“升格” “热门”泛滥“冷门”萎缩 

 

  秦绍德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图片来源:复旦新闻网

    核心观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结构失衡现象。一是不切实际竞相追求“升格”的现象愈演愈烈。二是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高校的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分清层次和类型,使高校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大学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出现了结构失衡现象。

     一是不切实际竞相追求“升格”的现象愈演愈烈。专科升本科,成了本科院校再争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要争博士点。学校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互相攀比,都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千篇一律,全然不顾原有的基础和特色。

     生态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生物多样性”,趋同化的结果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生态的破坏,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我国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加起来有2321所,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已有310所,占13.4%。可对比的是,美国在2000年有各类高等院校3595所,具有所谓研究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不过261所,仅占7.3%。我国现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在培养质量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是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热门”专业泛滥,一些基础性的“冷门”专业萎缩,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的发展很不利。

     以法学专业为例,1998年全国高校有772个专业点,2005年已增长到2072个,增加了1.7倍;法学本专科毕业生1998年为2.96万人,2005年增长到16.30万人,增加4.5倍。再以新闻学专业为例,1994年,全国高校新闻类专业点有66个,到1999年增加了58个,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但从1999年到2004年这5年内,竟增加了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更为惊人的是到2005年,新闻类专业点达到661个,一年就新增202个!

     重复设置导致高校发展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每年有那么多经济、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可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仍是金融人才奇缺,因为发展金融服务业缺的是中高档人才、创新型人才,能够培养这样人才的大学寥寥无几。

     要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关键在于明确高校的合理定位,分清层次和类型,办出特色和水平。高等院校没有统一的办学模式,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办出一流水平。

     美国的一流高校特色分明、风格迥异、色彩纷呈,既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型大学,也有只提供本科教育的文理学院,还有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专门学院,如纽约服装学院、美国烹饪学院,就因分别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师和烹饪大师而遐迩闻名。这些高校都立足于自身特色,办出了一流水平。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高校各具特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充满活力的基础,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高校的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使高校各展所长,办出特色,避免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低水平重复浪费,从而打造一个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