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南开长江学者李卫东事件引争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发布日期:2013-11-08 | 阅读次数:

长江学者、南开大学化学教授李卫东指导的十几位博士生,尽管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却因没有发表论文而无法正常拿到学位。此事经中国青年报披露后,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国内不少高校将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李卫东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均卡在这一规定上。据学生们反映,原因主要在于导师压着大家的成果不投稿。李卫东本人则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各高校之间攀比数据的结果,自己对这一土政策十分逆反,研究成果是否投稿、何时投稿,理应由学者自主决定。

需要改变的不是我,而是这个制度本身。李卫东表示。

这位长江学者的主张和做法,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

据记者了解,李卫东已停止在南开招收博士生。迄今为止,他有16位博士生毕业,其中6人被学校破例授予学位,另外10位仍在等待。此外,还有3位在读的博士生转由其他教授指导。

针对本报报道,一位读者表示:为什么要等到博士生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才大义凛然地说要改变制度呢?这位著名学者是不是太自私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就此评论说,坚持踏实的研究没错,但因为老师对规则的逆反而耽误学生的前程,是很不应该的。

也有人指出,李卫东的解释只是借口也许制度是有问题,但是他作为一个长江学者,可以表达意见的途径有很多,他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最消极的方式呢?

李卫东的学生李盛华强调,李老师并不像他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挑战土政策而不发论文。相反,他一再向学生承诺投稿,使学生认为,只要耐心等待,在一定的期限内会有论文发表。

李盛华是读了李卫东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解释之后,才决定站出来说话的。此前,这些同学不愿意公开表达对导师的异议。

李盛华2006年师从李卫东读硕士学位,2008年转攻博士学位,2012年毕业,是目前仍在等待学位的10名博士毕业生之一。他说,李老师2008年已有第一位博士毕业生,如果李老师当时就表明自己对规则的逆反,那么自己和一些后来者不会选他做导师。

此前曾有9位学生联名向南开大学反映,他们毕业后一直与李卫东保持联系,催促李老师投稿,得到的答复通常是我们马上发表这个月底投出去这个周末投出去等。然而李老师一再失约。

李盛华认为,李卫东教授应对此事负有全部责任,只是他把责任推到了土政策上,推到了南开大学身上。

接到学生们的反映之后,在该校校长龚克以及著名化学家李正名院士、程津培院士、周其林院士等许多学者的推动下,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破例重新审核了李卫东教授5位学生的学术水平,授予他们博士学位。李盛华认为,南开大学已经突破了土政策的硬性规定,解决了一刀切的难题。

李卫东在南开大学任教7年多来,只发表了一篇与南开博士生合作的论文,尽管校方多次督促他尽快将研究成果整理发表。对此,李盛华认为,出于对学术的尊重,学校不会强行着一位学者去发表论文。

 



编辑:张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