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中国电力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在青年一代间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发的阵地,近年来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合作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能源行业的高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贡献了哪些力量、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在加快绿色转型方面又有何布局?就上述热点问题,在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

1685188469386.png

中能传媒今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您如何看待十年来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的成果?能源领域的高校又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吴小林:能源合作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十年来能源合作亮点纷呈、硕果累累,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能源多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能源政策、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当然在此过程当中,能源领域高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开展包括知华友华外籍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人文交流、青年创新创业等项目,多方面多层次促进民心相通、厚植合作土壤、消融政治文化壁垒,从而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能传媒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鼓励他们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引发了各界强烈关注。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亚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您能谈一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十年来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吗?对未来又有哪些期待和展望?

吴小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是对学校办学追求、办学成绩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是对高等教育院校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肯定,是学校七十年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重要回信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为学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学校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使命,培养了三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内外能源行业用人单位,其中不仅有来自“一带一路”国家优秀留学生代表,还有不计回报、投身“一带一路”能源事业的中国学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为“一带一路”80个国家培养了3600余名来华留学生,为“一带一路”近40个国家的5000余名外籍人员组织了300余期培训,真正做到了在青年一代间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我们也会利用掌握的技术帮助资源国实现快速发展。比如学校在擅长的石油化工领域,多次帮助沿线国家成立炼油厂,助力油气资源国在开采油气资源后可以实现就地转化,减少其对相关资源的进口依赖,造福地方百姓。

此外,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搭建能源合作国际交流平台,先后成立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涵盖17个国家的32所高校,在全球能源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国际引领力显著提升;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并成为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凝聚沿线高校智慧,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举办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并在框架下举办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赛,为全世界关心气候变化和能源绿色转型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共商共享的平台;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驱动绿色转型”教席,协同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方面的全球知识流动,在碳中和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部署,培养能源领域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一流人才,形成能源领域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教育环境,建设能源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全球能源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中能传媒如今,绿色转型已成为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应采取哪些举措助力转型进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高校,近年来在落实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小林:这个问题是摆在所有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等教育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历史命题。其实教育既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变革背景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应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深耕能源领域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时而动,主动适应能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对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新要求,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跨界融通和开放融合,给出了我们的答卷:

一是系统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发展石油石化传统优势学科,同时,面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清洁化能源转型发展需求,着力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氢能、地热、天然气水合物、碳捕集与封存、储能材料、能源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

二是增强科技战略支撑。聚焦“双碳”目标,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在清洁安全能源体系、节能储能装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形成科技新高地。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力争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经济管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创新策源地。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碳中和领域能源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平台。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全面提升服务、支撑、引领能源行业发展的能力。

三是加快培养前沿交叉能源技术领军人才。全面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本硕博全链条、贯通式、个性化、定制化培养,加快培养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发展需要的交叉复合创新人才。

总体来看,学校70年来一直秉承服务能源的初心使命,对于这一历史使命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一直在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把年轻人培养成才,把年轻人的志向引导到服务国家战略上,同时更好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他们的价值,我想这也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一使命任务接续奋斗。

详情见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lXdtDYaIjlb1iTUr8Tnfg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