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高锐院士蟒山讲坛第二十九期开讲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

911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第二十期蟒山讲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锐应邀作了题为“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深部构造,揭露地壳演化:古老化石俯冲与新生代碰撞造山”的报告。校长吴小林、副校长金衍,科学技术处、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师生代表100余人聆听报告。金衍主持报告会。

IMG_0009.jpg

高锐院士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区域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追踪地壳演化构造过程的方法,从北美大陆、澳大利亚西部太古代化石俯冲带的例子切入,分享了四川、松辽盆地和雄安地区所反映的化石俯冲和克拉通演化历史;讲述了海拉尔盆地、大兴安岭等中亚造山带东段揭露的古亚洲洋消亡和增生造山作用;介绍了青藏高原南北缘的深部构造研究所揭示的陆陆碰撞、大陆深俯冲及陆内造山过程;借助热力学数值模拟解释了印度大陆地壳深俯冲与地壳生长的过程;解读了新生代陆内造山——祁连山新生代再隆起动力学之谜。

报告结束后,高锐院士与在场师生就陆陆碰撞、陆内造山的动力、海陆探测的异同点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金衍表示,高锐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对深刻认识地壳演化的构造过程很有帮助。

微信图片_20230913093338.jpg

吴小林为高锐院士颁发了“蟒山讲坛”纪念牌。

高锐,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毕业于中国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81年获中国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

高锐院士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构造变形成因等领域出了系统性、创新性学术贡献。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的陆陆碰撞新类型,揭示了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行为与陆陆碰撞深部过程;提出青藏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NBT)和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构造边界,从深部结构约束了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的动力学过程;发现隐伏于四川盆地之下的古老俯冲带,标志扬子克拉通早期曾发生碰撞拼合的深部过程。高锐院士及团队主持完成了青藏高原3条岩石圈地学大断面(GGT)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总长度达3500km。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8000km,为中国大陆深反射地震和深部构造研究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